起底南医大女生被害案凶手
6月10日,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已依法对故意杀人、强奸犯麻继钢执行死刑。 2020年10月14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该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宣判后,麻继钢提出上诉。2021年1月19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认为、审判程序合法。据此,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核准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第一审对被告人麻继钢判处死刑的刑事裁定。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死刑前,依法安排罪犯麻继钢会见了近亲属,充分保障了被执行罪犯的合法权益。检察机关派员到执行现场监督。
南医大女生被杀案始末
1992年3月30日,那是一个平常的雨夜,南医大医学系88级的林伶在上过晚自习后没有回到宿舍。室友找遍了她可能出现的地点均一无所获,遂向学校汇报了情况,学校也组织人手进行搜寻,一直找到24日都没有结果,这才决定报警。
24日下午,林伶的尸体在学校教学楼天井内的窨井中被发现。该教学楼是一个回字型,中央有一个天井,这种结构的天井一般是没有人去的,是凶手刻意寻找的抛尸地。
被发现时,林伶是头朝下的,经法医检验,被害女生系被钝器击打头部并实施强奸后,按入窨井中窒息身亡。
由于嫌疑人在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案件的侦破极为艰难。经过初步研判,警方将目标到了学校的男性职工和男学生身上,嫌疑人要避开所有人的耳目,必须事先踩好点,而有这种条件的人,很大可能常居校内,对教学楼构造极为熟悉。经过大量的排查工作,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虽然南医大女生被杀案一直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但警方追凶的脚步从未停歇。28年的时间,办案人员的脚步遍及大半个中国,行程超过20000公里。
2020年2月21日,徐州市沛县警方传来好消息,通过Y库家系工匠系统的DNA比对信息,沛县麻姓家族成员麻某侠的DNA数据和“324命案”中死者体内的嫌疑人DNA数据高度吻合,基本可以确定嫌疑人就是麻某侠的近亲人员。
通过对麻某家族成员的DNA数据采样,发现麻继钢的DNA数据,与犯罪现场提取的死者YIN道拭子DNA分型完全一致。至此,潜逃28年的麻继钢终于落网,在面对破门而入的民警时,麻继钢脸上看不出半点情绪,似乎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
面对这个结果,麻继钢的父亲大感震惊“他小时候确实喜欢惹事,我没少教训他,挨打也是家常便饭。我是当过兵的,从来不会纵容他,有时候气不过还会把他拉到派出所去教育。他成家以后已经稳重很多,从来不会主动与人发生争执,对谁都是笑脸相迎。周围人对他的评价都很好,说他老实忠厚”
南医大女生案已经得到侦破,但一个花样年华的女生的珍贵生命还是难以复原。
让人震惊的是,凶手麻继钢居然拥有令人艳羡的美好生活。案发后他并没有潜逃,而是隐藏在人群中,躲避排查。28 年来,麻继钢早已经忘记自己就是个恶魔。案发后不久,他顺利接了父亲的班成为苏美达集团为数不多有正式编制的。
任职期间,因公司在德国有办事处,他还被借调到德国一段时间。他喜欢养狗,从德国回来的时候还带回了一公一母两只德牧,回来靠着养狗卖狗也挣了不少钱。随着日子越来越宽裕,他开始在两家公司持有股份,其中一家是苏美达子公司江苏苏迈克综壹管理中心(有限合伙),麻某出资额28万元,持有 0.54%,另一家南京津绿生物有限公司,持有 30% 股份。
除了事业上的顺风顺水,他还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他的妻子很贤惠,把家里的出租车牌租出去,每月都收租子;他的女儿和当年的林伶同岁,正在上大学。
与遭到钝器打击头部后无情强jian,而后还被按进冷冰冰的窨井中窒息的林伶相比,生活轨迹差距之大,令人讽刺。
如果没有这个恶魔,作为一个知名医学院的学霸,林伶想必会成为某个科室的主任医师,甚至是知名医院的业务骨干,救死扶伤无数,也可能在疫情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可惜的是,恶魔之手,把这一切都毁了。
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权利去剥夺其他人的生命,这个是基本的人权,也是对于生命权的保护。 我们可以反复的看到,凡事触犯刑法或者治安的,被抓之前都是嚣张跋扈,肆无忌怛;一旦判刑处罚或者治安处罚后,都会痛哭流涕,忏悔顿悟,认为自己错了,本质不坏,一定会洗心革面痛改前非。 他们的辩解只会叫我们觉得更大的愤怒。因为,在发生之前,他们在干嘛,在想什么,那个时候他们为什么没有这样的顿悟和悔恨。 说到底,他们的恶是在心底的。只是这个恶他们自己没有察觉,他们认为自己只是一时糊涂而已。
因为小时候父母不疼母亲不爱,长大后我因为好奇强奸并杀死了一个不懂事的女大学生,我在妻子面前是个好丈夫,女儿面前是个好父亲,我并不是一个恶人。 所以,那个女孩的人生就不是人生? 林某的父亲毕业于清华大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家庭环境优渥,是少见的女大学生。 那时候国家培养一名大学生有多难,这位女孩本可能成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拯救很多人的生命;而她也可能过一个灿烂的人生。 8任公安局长、9任副局长,在荣玉山看来,这些年的追查过程,像一把磨人脾性的刀
一次次发现,一次次否定,一次次再发现、再否定,反反复复,成为了全市公安民警心中的痛。 所以,南京市民警心中的痛不是痛?二十余年时间,为了发现真相,花费了多少人力无力。 而起因只是? 按照他的说法,当时他想去“找个小潘西,湿搭湿搭”(南京话找个小女朋友,搭讪套近乎),然后约会看电影、吃大排档。
一个恶徒,他应该忏悔的是自己给这个被害者带来了多少痛苦,給被害者家庭带了多少灾难,应该抓紧自己的时光诚挚地道歉。他说是的是自己童年有多悲惨,自己过去有多恐惧,自己有多对不起妻子与女儿,自己希望得到现世的审判而规避天国的惩罚,但唯独一笔带过的是他的恶行,并轻飘飘地归结于醉酒与好奇。
这样的狡辩说辞,是苍白无力的,如果不是现代刑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进步,麻某可能依然逍遥法外,继续享受人生。 现在,面临不可改变的死刑判决,他的意思是说「我想做个好人」,多么熟悉的声音,但这改变不了他强奸杀人犯罪的事实。 他是一个做了强奸杀人恶事的恶人,并且他当年是为了性侵强奸的快感,进而强奸杀人的,本质上就是带恶去做恶事的人。 正义的审判已经到来,他休想有身死名存的侥幸。 他所犯下的罪恶,以及二十几年来对自己所犯罪案的冷漠,对受害人和受害人家庭带来的伤害,是永远洗刷不清的。 所以这时候再说这样的话,虽自知将死,但其言也难善。
他对家庭的好,对同事从不推拖的热心,并非他不是恶人,不是带恶做恶事的人,而是他行凶杀害的女生,给他带来的恐惧和负罪感,让他在案后需要用女性和善行来平衡内心。
他把妻子当做成了等位于受害人在他心中存在的的心理身份,再把他的善良和爱心,赎罪给了工作、妻子和家庭,以此代替偿还他对受害人犯下的心理罪过,而在现实中,他依然可以在自己妻子身上获得当年作案时候,对于性需求的一切快感,这样也就仿佛感到受害人还活着,不是被他杀害了。
午夜梦回惊醒时,也只有搂着自己熟睡的妻子,感受着妻子的女性身体带来的温度,把妻子等同代替成受害人在他心中的心理身份活着,才能达到暂时相对的内心平衡,才能够继续在世为人,并心安理得的生存。,对于麻某的这翻表述,只能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2、
根据我们多年多学科诊疗(MDT)的临床实践,尤其是深度催眠下创伤修复的经验来看,结合最新的媒体对话内容,我们发现凶手麻某钢不像一般的连环杀手(多数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或者偏执型人格障碍)那样残忍冷酷和麻木,相反,他作案后内心一直处于恐慌、焦虑、后悔之中,自己隐约也知道总有一天会受到法律的审判。 而且他能感受到妻子对自己的好,感激妻子,有共情能力。为了避免他被审判之日真相大白于天下给妻子造成心理伤害,生活中他会有意疏远妻子。他又不敢自首,因为知道这将使自己面临死刑。
好死不如赖活着,加上一些侥幸心理,所以麻某钢一直背负着负罪感苟且偷生。 ,他一直不愿意生孩子,领养了一个女孩,内心把她当做是受害人林某投胎,所以对女儿倾注了很多心血。 种种迹象表明,麻某钢有同理心,也有反省能力。看起来,麻某钢更像是有血有肉,是一个不错的丈夫和父亲,跟大家印象中的杀人犯是完全不一样的,连他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坏人还是好人?那么为什么他当初会作出这么残忍的举动,强奸杀害女大学生林某呢?
媒体披露的细节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答案一方面麻某钢自幼受到来自父亲的“打骂、抽嘴巴子”等造成的叠加性的心理创伤,母亲不在身边,直到五六岁他才看到妈妈,在心理学上这叫“亲子关系断裂”。见到妈妈后他的感觉是陌生麻木,而且认为妈妈偏爱弟弟。 在这种家庭环境下,他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又在社会上接触了不良青年,深受他们的影响,沾染了抽烟、喝酒、打架等不良嗜好。在大众眼中,他没有好好学习去改变命运,反而学坏堕落了,精神医学称这种青少年的状态为“品行障碍”。
自然,他跟家人的关系更加恶劣,没有建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别的孩子可以抽烟喝酒,为什么我不行?这种是非观,让他心底对法律不是无知,而是蔑视。这个时期的麻某钢,和其他不良青年一样,经常干一些违法的事,从小偷小摸到打架伤人,却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导致他不断在犯罪的边缘作死试探。 人在所谓的学坏的时候,更多的行为是为了满足动物的本能。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他,正好对性的需求旺盛,加上酒精的驱使,那一晚他对自修的女大学生林某起了邪念。在他侵犯对方时,遭到女生的反抗,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也许当时的他有个侥幸心理玩弄女孩跟小偷小摸、打架伤人一样,或许可以再一次逃脱法律的惩罚。,这一次闹出了人命。
3、
得知自己的孩子是杀人犯,恐怕是麻继钢父母此生最惊恐的时刻。“全天下没有爸爸妈妈会花二十年去养一个杀人犯......是我们太自私、太忙,都没有时间跟小孩讲话聊天,才会教出这种变态。” 一对老实本分的夫妻,也没成想自己的孩子会走上杀人这条路。
因为无法承担公众指责、不戴口罩不敢出门。老父亲酗酒度日,麻继钢处刑对他们反而是一种解脱。人若在世,一辈子都会因为“家里出了个杀人犯”被人指指点点;人若离去,再不好的事情都会随着时间冲淡。
这个问题的另一个维度其实是 孩子成为杀人犯,家庭是否应该成为第一责任人?
上世纪的三十年里,暴力犯罪的增加与父亲遗弃家庭的增长率呈现出共振,父亲遗弃家庭成为高犯罪率社区的特点之一。相关统计数据进一步显示,生活在当地单亲家庭中的儿童百分比增加10%,青少年犯罪率就增加17%。
社会福利体系也有所体现,单亲家庭的孩子比完整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在晚年时出现贫穷并且对公共福利形成依赖。家庭与孩子潜在犯罪行为的关联除了父亲角色的缺失,还包括母爱给予不当、离婚、家庭暴力、父母犯罪以及与孩子平等关系共计6个方面。
笔者认为,个人不应过度依赖家庭,但也不应严重脱离家庭,保持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合理关系使得公民在体会家庭温暖之余,打消犯罪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