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包裹越来越多,快递公司越来越亏
快递江湖再起腥风血雨。
这段时间,各家快递企业纷纷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结果却是不忍直视。亏,而且是巨亏!这让很多外行感到诧异,快递行业究竟肿么了?
今天,涌金君跟大家来讲讲这背后的故事。
一家企业
亏损9个亿的顺丰
这几天,顺丰控股的股票走出了一条“下坡线”。暴跌源于一组数据该公司一季度净利润亏损9亿至11亿元。
这在过去从未有过。
疫情影响?去年同期,在疫情突袭之下顺丰依然实现盈利9.07亿元。
一进一出,足足亏损了20来亿元,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这次,“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王卫亲自站台回应业绩亏损“一季度没有经营好,我自己责无旁贷,在管理上是有疏忽的。”
这是一种非常反常的现象——2020年,全国快递行出现“报复性增长”,全年业务量突破800亿件。在如此利好的背景之下,“快递一哥”顺丰居然出现亏损。
面对巨额亏损,王卫给出了5条理由——
(1) 加大了新业务的前置投入;
(2) 去年四季度开始增加临时资源投入以承接增量,致使成本承压;
(3) 公司重新整合速运网络、快运网络、网络等资源,存在一定资源重叠投放;
(4) 春节期间在岗人员补贴创历史新高;
(5) 公司时效件中散单业务增长低于预期,电商件毛利承压;
虽说“条条理由通罗马”,但涌金君认为,顺丰亏损的最大原因在于“价格战”。
一直以来,顺丰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建立了在高端件市场的强势地位。至于“三通一达”抢得最厉害的电商市场,顺丰的市场占比相对较低。
,电子化发票、单据、合同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顺丰的单量,这导致顺丰开始思考“降维”。
2019年5月起,顺丰针对电商市场推出特惠专件,杀入电商物流市场。
结果如何?今年顺丰已公布的1、2月的经营快报显示,头两个月顺丰的业务量突破16亿件,同比增长53.9%,而单票收入却从19元降至16.3元,降幅为14.1%。可谓是包裹越来越多,赚钱越来越少。
这是典型的“以价换量”的打法。在系眼中,顺丰不过是电商快递市场的“新玩家”。
“价格战”之下安有完卵,受牵连的又何止顺丰一家。
4月15日,发布2020年业绩快报和2021年一季度业绩预告,业绩连爆两雷。其中,一季度申通亏损0.7亿元至1亿元。
,旗下的制快递品牌“京喜快递”已将快递业务停运。这家企业预估亏损额在2亿元左右,目前业务团队全部向社区团购转型。
有业内人士向涌金君透露,当前几乎所有的“日子”都不好过。
一个城市
“价格洼地”义乌
快递包裹量逐年激增,快递企业却越来越难,这是什么道理?
涌金君打算从一个城市说起——义乌。
在快递业务量的版图上,义乌一直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为什么是义乌?这里不仅是电商包裹的“产粮区”,更是各大快递企业竞争的“主战场”。
今年一季度,全国快递业务量排行榜中,义乌稳居第一。
而不论是电商还是快递,义乌是出了名的“价格洼地”。当地黄牛报出来的价格是8毛发全国。
这么说吧,这样的包裹收一个,亏一个。
正常来说,发一票快递,要给总部上交面单费、中转费以及派费等,固定成本在两三元左右,这还不包括场地租金、设备折旧、人员工资、水电费什么的。
“8毛的价格,光给都不够。”有老板说。
如此奇葩的价格,在义乌却并非偶然。
关于义乌的快递价,有人专门做过调查2018年义乌快递平均单价还是4.27元。2019年,“价格战”正式打响,5月份单价“破4”,进入“三元时代”,之后一路下跌。
最终,弹尽粮绝之际,各家快递公司的老板先后来到义乌谈判,算是暂时止战。
但每一次当市场判断行将结束时,都会有新的契机让新一轮缠斗打响。
从去年开始,“价格战”硝烟再起,刀刀见血,直接打破了“1元钱”的红线。其中,顺丰也插了一脚。
是不是很好奇,这些快递企业为什么愿意“倒贴钱”?
任何商业行为的背后,都有一定的商业逻辑和目的。
在义乌市场,各大快递企业的额份差距并不大,只有发动“价格战”才能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面对同质化的竞争,一家采取降价策略后,其他家为确保份额不得不被迫选择跟进。
有学者认为,这就陷入了一种“囚徒困境”——
在市场份额没有完全拉开情况下,领先企业难以通过提价缓解竞争,因为一旦提价,竞争对手可通过维持低价抢占份额。
于是, 领先企业只能继续维持低价竞争,导致竞争对手也不会主动提价,从而形成“囚徒困境”,博弈的最优解即所有企业都采取低价竞争策略。
最终就看谁能坚持到,把对手们“熬死”。
一只兔子
快递行业的“搅局者”
不久前,一张义乌邮政管理局下发的警示函,揭开了快递企业们在义乌打得头破血流的背后。
警示函显示,义乌市告诫义乌杰特管理有限公司不得用远低于成本价格进行倾销,但公司至今未按要求整改,现发函对公司进行警示。
据天眼查显示,义乌杰特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由浙江杰特供应链有限公司100%持股,而浙江杰特供应链有限公司的背后则是上海速递有限公司。
说到极兔,很多人并不陌生——它是快递行业的一匹黑马,虽说是一家印度尼西亚的快递企业,其创始人却来自中国,而其快速发展壮大的背后,也离不开国内资本力量的扶持。
这只兔子“跑”得有多快?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6月、10月以及2021年初,极兔日单量分别达到500万、1000万、2000万的里程碑。
在快递行业,这样的增长速度是“不可思议”的。中通曾耗时两年,完成从1000向2000万日单量的飞跃,并成为行业内首家突破2000万日单的快递企业;但从0到2000万日单,极兔前后只花了不到一年。这就不难解释,极兔为什么会出现在义乌。
有人说,去年重新开启的这场“价格战”,正是因为这只兔子在里面搅局。去年双11前夕,极兔速递就因价格战被“通达系”快递公司集体封杀。
这种两败俱伤的打法,真的有意义吗?
以电商行业为例,极致低价的商品确实是获得下沉市场用户的利器,拼多多就是最好的例子。如今,被外界视为“快递版拼多多”的极兔,同样也选择用这种方法,迅速在快递行业站稳了脚跟。
极兔为什么敢这么做?其实,不论“三通一达”,还是顺丰京东,有一个天生的致命点——上市公司。
极兔敢于在“价格战”中血拼,根本不担心财报,丝毫不怕亏损,而那些快递企业却正好相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极兔更像是一家互联网企业。
它的快速成长并非靠市场,而是来自资本。大量的互联网企业案例已经证明,不论怎么烧钱,只要能拿下市场份额,都可以通过资本运作来进行“补血”。
4月7日,有消息称,极兔速递已完成了一笔18亿美元的融资,由博裕资本领投5.8亿美元,红杉资本和高瓴跟投,投后估值78亿美元。
这只兔子,以一己之力搅动快递江湖,但监管部门显然已经注意到了快递行业里的这一轮暗潮涌动。
市场是拼出来的,但为了行业的稳健发展,价格战显然已不会是时代之选,恶性竞争终究没有胜者。
可以预见的是,这一轮洗牌,会比过去要残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