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时代包裹“代保管” 受损谁担责
某统计了一串我市快递量的数据2014年,月均派件量在200万件左右,“双十一”期间,日派送量比往常增加5万多件。庞大数字的背后我们也发现,每天有至少200件包裹无人认领。在快递量呈现井喷式增长的当下,百姓收发包裹的“幸福指数”到底如何呢?为此,我们随机对178名市民做了调查问卷。
结果显示,超过半成市民以“物业保安代签收”的方式取快递,“代签收”群体中,“担心包裹受损、丢失”的比例高达68.9%,“代签后担心商品瑕疵,难以退货”的紧追其后。“代保管”究竟是对是错,责任该落谁家?
“代签收”成主流模式
“丢件、损坏”惹人忧
在178份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物业、保安人员代签收”仍是主流,占68.9%,“本人从手中取件”、“同事、家人代领”则排在后位,而“电子快递柜”作为新兴的收件方式,似乎还并未被大众普遍接受,只有10人选择了智能收件。
在“物业、保安人员代收”的模式下,市民的“吐槽”却没有停下。有123人担心包裹在代保管过程中受损、丢失或误拿,,由他人代签,而导致包裹内有瑕疵的商品难以退货追责,也同样让人头疼,占46.67%。“若出现丢件,投诉无门”、“快递单上个人隐私信息流出”等忧虑也分别占到约四成和三成。家住南浦八区的史晓晋常常在网上购买商品,她说“我们小区的包裹最早是堆放在保安亭自行认领的,后来因为包裹量过大,又转到了车库,由车库管理员代签收。常有住户因为没有接到通知,或快递放错地方,而带来不便。”
包裹保管乱象生
责任落空无人接
问卷结果显示,在有物业、业主管委会的住宅小区里,65.2%的小区物业接下了“代保管”任务。那么,丢件、误拿等快递事故一旦发生,收件人是该向快递员追责,还是物业呢?
对此,记者来到南浦八区的富荣组团物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从规定上讲,物业只负责提供包裹存放场所,并不承担保管任务。“我们也很无奈,一些住户希望我们能代签收,帮助他们看守包裹,但如果提供这一服务,无形中就多了压力,管理之职难以承担。”
快递员韩昌回想起因为“代签收”而导致丢件赔偿的事件,委屈又无奈。“去年‘双十一’,送了一件包裹到金河大厦,由保安人员签收。后来接到住户投诉,表示找不到包裹,要求我照价赔偿400多元。”初入快递行的韩昌虽有苦难言,只能赔钱。“一段时间后,包裹被找到,其实只是一顶30元的帽子。如果当时送件能由住户本人签收,或有监控证据,也能避免这些误会了。”韩昌说。
“完好度”要求高
电子快递柜获好评
面对快递爆棚,高质量、高效率的收发件服务越来越受到市民期许。调查中显示,134人更看重“包裹能安全、完好送达”,选择“收发方式更加便捷”和“提高快递实效性”的分别有84人和62人。尤其是90后群体,对“包裹完整性”要求最高,达八成以上。
在众多“吐槽”与期待中,也出现了这样一组数据,在使用智能电子快递柜的群体中,满意率达80%。
“我用过几次电子快递柜,输入手机末尾号码和密码就可以了,只用半分钟。”在公园路办公楼工作的陈小姐对电子快递柜比较满意,“办公大厅里新装的两台快递柜,有空的时候下楼取个包裹很方便。包裹保存在柜子里也比保安亭更令人放心,不用担心丢件、损坏这些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