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的病因以及症状和治疗
在正常社会生活条件下对同性成员在思想、情感和行为方面持续表现性爱倾向,而对异性缺乏性爱倾向或十分淡漠的现象。亦可有正常的性行为,在同性恋与异性恋两极之间,是一个连续的带谱。
病因与发病机制
同性恋的原因和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在19世纪,一般将同性恋归因于遗传。1890年德国人R.von克拉夫特一埃宾,认为同性恋是天生的,是由于患者脑内遗传结构上有大量异性物质的缘故。1941年蒙特盖卓提出感觉神经异位的理论,他认为原本分布于阴茎的感觉神经移位到了直肠,于是情欲区也随之发生移位。1941年亨利研究过250例同性恋和异性恋者,他发现同性恋组有较多的人表现为素质性的躯体异常。1952年,卡尔曼研究过85例同性恋男子,他们都是双胞胎,其中40例为单卵孪生子,45例为双卵孪生子。卡尔曼发现,在单卵孪生子中,双双同患同性恋者为100%;而在双卵孪生子中,同病率仅为15%,与常人无异。也有不同的报告,1960年雷纳发现7例单卵同性恋者,其胞兄无一例同病。研究结论不一,说明遗传因素在同性恋发病中的作用尚待进一步考查。1971年科罗米发现35例同性恋男子的睾丸酮含量减低,提示内分泌系统(尤其是性腺)活动紊乱与同性恋有关。也有学者认为,心理社会因素在同性恋形成中有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在性爱的个体发展史中,先出现同性恋阶段,然后向异性恋阶段逐步过渡,达到完全异性爱的阶段。童年特殊的教养环境和人物接触,如果抑制了异性爱的发育,便可能使患者固着于同性恋阶段。
临床表现与症状特征
同性恋可以系纯精神性的,并无肉体接触。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性恋者之间都发生不同程度、具体的性行为。在男性同性恋中,性行为的表现主要包括口腔一生殖器接触、相互或肛门。在肛门性交中,彼此可互换角色,但更多的情况是一方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种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的人常常是真性同性恋者。在女性同性恋中,除了采用口腔一生殖器接触和手淫的方式之外,还采取拥抱、阴部相互摩擦加压,或使用人工阴茎、电振荡器等器具。她们之中的真性同性恋者,在性行为中总是扮演主动角色。同性恋者之间的性伴关系,女性之间比较固定专一,男性之间则较不固定,可有性伴若干。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性恋者在社会生活中表现的身份与其实际性别相称。部分同性恋者兼有异性性关系,并结婚或生育。亦有同性恋者喜欢从事异性爱好的职业和业余嗜好。如男性同性恋者喜欢织毛线,女性同性恋者抽烟喝酒等。心理学家曾使用多种心理评估工具测查过同性恋者。1957年胡克使用洛夏墨迹测验评估30例男性同性恋者和30例男性异性恋者,没有发现两组被试者的人格有明显差异。1964年迪安和他的同事使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研究40例受过高等教育的男性同性恋者,并用40例同等学历的男性异性恋者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在其中的一个分量表即“男性一女性倾向量表”,同性恋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异性恋者。而其他分量表分,两者均无明显差异。需要说明的是,男性一女性倾向量表原本就是为检测出同性恋者而专门设计的,在男性,评分越高就越具有女子气,对女性来说,评分越低表明被试者越有拒绝男性的倾向。其他的心理测验较为一致的发现是同性恋者的抑郁评分常常低于异性恋者,而焦虑评分却高于异性恋者。
诊断
成年同性恋者之间私下交好,是否触犯刑律,各国立法不一,大多数国家对此并不追究刑事责任。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将其视为一类性心理障碍。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2-R,1995)的规定,同性恋的诊断标准包括①从少年时期开始,在可与异性经常接触的环境中,持续表现对同性成员的性爱倾向,不论个体对此种倾向和谐接受或厌恶烦恼,均属此诊断;②对异性成员可持续缺乏性爱倾向,难以建立和维持与异性成员的夫妻关系;③除性心理方面异常外,其他与之无关的精神活动均无明显障碍;④并非其他精神障碍所引起。
病程转归和预后
同性恋的病程转归和预后尚无权威性的参考资料。有人把同性恋分为真性同性恋与假性同性恋两种。真性同性恋症状持久,男性真性同性恋者往往处于被奸位置,女性真性同性恋者往往充当主动角色。所谓假性同性恋,是指其同性恋行为多为境遇性的,是由一定的环境因素所引起,如军营、海轮、监狱、修道院以及男女分开的学校,缺乏接触异性的条件,因而促使某些人产生同性恋行为。一旦环境改变,其同性恋行为多会自行终止,而被异性恋行为所取代。
治疗和预防
对于同性恋的问题应以预防为主。由于同性恋病因尚不十分明了,加之同性恋者通常不愿积极主动地放弃自己的性偏好,同性恋一旦形成,治疗就十分困难。预防应从童年开始,如果发现儿童有些模糊和不自觉的同性恋行为时,应加强教育和引导。强化儿童自身性别的认定,注意对其进行性别角色的训练,以及正常的性心理和性道德的教育。对成年同性恋者矫治是否有效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1962年拜波曾报告,用长达350个小时以上的精神分析疗法治疗100例同性恋或双性恋男子,随访5年,约有1/3的人转为异性恋。行为疗法的治愈率也与此近似。较为普遍使用的行为疗法是“厌恶疗法”,即将某种惩罚性的刺激与同性恋行为联系起来,建立起一种新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之后,一旦重新出现同性恋行为,患者便会产生被惩罚的体验。为了避免痛苦的、令人厌恶的体验,同性恋行为便会减少或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