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进贤春节习俗
进贤县位于江西省中部、鄱阳湖南岸,是省会英雄城南昌的东大门,为南昌市管辖,面积1971平方公里,人口84万,辖21个乡镇,具有文化底蕴深厚、交通区位优越、资源生态一流、特色产业蓬勃的鲜明特点。
文化底蕴深厚。进贤,始建于晋太康元年,具有1700多年的建县历史,因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之澹台灭明在此南游讲学而得名,意为“进能纳贤”之地,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孕育的晏殊、晏几道、董源、徐熙、巨然、舒芬、朱仙舫等名仕俊杰光耀史册,朱元璋、王安石、汤显祖、戴叔伦、李绅等历史名人在此留下的灿烂篇章翰墨留香。特别是进贤耕读文化与崇商文化兼收并蓄、历代传承,催生了“走遍天下路、不如李家渡”的千年酒乡李渡镇,“华夏笔都”文港镇,“江南四大米市”温圳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仅铸造了进贤历史上的辉煌,而且必将为进贤今后的发展崛起提供丰富的滋养。
境内湖山壮美秀丽,气候四季宜人,森林覆盖率达40.8%,具有一流的青山、一流的绿水、一流的空气、一流的生态。尤其是面积达32万亩的全国最大县域内湖——军山湖,更是进贤得天独厚的资源财富,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被誉为进贤的北部明珠和绿色聚宝盆。出产的油菜、大豆、黑芝麻产量居江西省首位,“贤湖牌”大米、黑芝麻,“军山湖清水大闸蟹”以及“金峰”茶叶,是闻名遐迩、响誉中外的绿色食品。进贤已成为“南昌市都市型农业绿色环保生物食品生产基地”、“江西省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国家河蟹生产出口基地”和沿海大中城市的生态休闲旅游“后花园”。
春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佳节,普天同庆。同是过年,各地的习俗不一。进贤县城居民把农历十二月二十四称做“小年”,过了这一天,天天可以听见喜炮声。世代居民和居住在这里的外乡人喜欢按自己家乡的习俗团聚过年。
县城一带,胡姓是二十六过年。有“早过年,早接福”的意思;吴姓、王姓是二十八过年。不管十二月闰年还是平年,过年的日期固定不变,有“始终如一”的意思;凰岭的桐林嘴、大坊是二十七过年,中坊是二十八过年,三坊是二十九过年。相传祖上三兄弟都是“叫花子”,在外沿门乞讨,后来兄弟三人都发迹了,为图个喜庆,凑个热闹,兄弟互请,日期是老大二十七,老二二十八,老三二十九。后来就分别成了他们过年的日子,一直沿袭至今。
县城居民杂姓是活动年。平年为二十八,闰年为二十九,有同舟共济,忧乐与共之意。钟陵乡有个水东村,祖上在外经商的多,因迢迢路远,山水之隔,加上年边生意好做,年里往往赶不回来,常常要到新年后,,他们在正月初二吃团圆饭,也就是在这天过年,这种习俗也沿袭至今。
即使是同一天过年,也有早晚之别。凰岭、南台、白圩等地是早晨的年,大都吃芋头蒸肉,称做“蒸肉年”。凰岭一带大都是菜农,祖上一向勤劳,早点吃了团圆饭,可以早点上县城卖蔬菜;南台乡过年这天有个“短圩”,当地人称做“屙尿圩”,老乡吃了年饭,可早点上街赶圩,做点买卖;白圩乡的桥溪村更有趣,过“蒸肉年”作兴早,边吃天边亮,有迎接“光明、美好”之意,祝愿在新的一年里日子越过越红火。县城杂姓和大多数乡人们是晚上过年,尽兴尽欢。
人们拜年走亲戚,各地规定的日期也有别。
县城和附近几个乡,除了正月初三、初五这两天,一直到元宵节,天天可以拜年,元宵节后拜年的就少了。有一句俗语是“拜年拜到元宵后,提起篮子往外撂”。意思是说,元宵后大家都该忙了,不要再打搅人家。初三、初五是给上年逝世的亲人做“新年”之日。由于农村当圩的关系,如南台乡是“二、五、八”的圩,池溪乡是“三、六、九”的圩,,南台乡人初五,池溪人初三可以拜年走亲戚,而且这一天拜年显得恭敬,看得起对方。这两个乡初四就不走亲戚,是拜年的忌日。初三、初五这两天,如给有些乡、还有县城的人拜年,他们就不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