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称人”习俗的由来

生活百科 2022-07-02 20:38www.yiqihongbei.com生活小妙招

立夏之日的“称人”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代。

孟获被诸葛亮收服,归顺蜀国以后,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诸葛亮临终嘱咐孟获每年要来看望蜀主一次。诸葛亮嘱托之日,恰好是这年立夏,孟获立刻去拜阿斗。从此以后,每到夏日,孟获都依诺前来拜望。

过了许多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掳走阿斗。而孟获不忘丞相重托,每年立夏带兵去洛阳拜望阿斗,每次去都要称阿斗的体重,以验证阿斗是不是被晋武帝亏待了。他扬言如果亏待阿斗,就要起兵攻晋。

晋武帝为了取信孟获,就在每年立夏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饭给阿斗吃。阿斗见了又糯又香的豌豆糯米饭,饭量大增。孟获进城称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几斤。阿斗虽然没有什么本领,但有孟获立夏称人之举,晋武帝也不敢亏待他,日子也过得太平,福寿双全。这一传说,虽与历史不符,但百姓希望的即是“清静安乐,福寿双全”的太平世界。

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三国时,赵子龙在长坂坡从曹营百万军中救出刘阿斗,而阿斗的生母糜夫人为了不拖累赵云,投井自杀。阿斗由刘备自己照料。但刘备南征北战,孩子带在军中不方便,觉得不如把阿斗交给后娶的孙夫人(孙权妹)去抚养。于是刘备准备了许多礼品,由赵子龙护送阿斗去吴国。

到吴国时,刚巧是立夏。孙夫人一见白胖的小阿斗,非常喜欢,但又有顾虑我毕竟是后妻,如阿斗养得不好,不但在夫君面前不好交待,而且在百姓中也会留下笑柄。她想了一个办法今天正是立夏,我当着赵子龙的面把阿斗称一称,到明年立夏再称,就知道孩子养得好不好了。主意打定,孙夫人便立即叫人将小阿斗过秤。

从此,孙夫人在每年立夏,都要把小阿斗称一称,然后向刘备报信。就这样,在江南一带,就形成了立夏节称人的习俗。

人们认为立夏“称人”能带来好运,所以流传至今。每当立夏之日,人们吃罢午饭,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称。古诗云“立夏称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

称老人时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

称姑娘时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

称小孩时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

凡逢立夏日,在各地民间都有“称人”的习俗。在家里中堂上或者天井里,挂一大秤,家中男女老小都可称,但主要是称小孩的体重。

“称人”也有一些禁忌,如称时,秤锤不能向内移,只能向外移,意即只能加重,不能减轻。又如,称的斤数适九,报数时必须再加一斤,因九是尽头数,不吉利。一般都是第二年立夏节再称,以验一年中之胖瘦。

在湖州,被称的儿童口袋里要放一块石头,一是增加重量,二是取石寿之意。

在宁波,此日,祠堂悬挂一杆大秤,秤钩挂一箩筐,大人小孩逐一过秤,谓可免疰夏之患,体重增加,谓之年年发福,体重减轻,谓之“消肉”,则须进补。

Copyright © 2016-2025 一起烘焙网【Yiqihongbei.com】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