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竹山民间七夕“掐敲影儿”民俗

生活百科 2022-07-02 20:38www.yiqihongbei.com生活小妙招

七夕乞巧节的民俗,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我们从以上资料中看不出来古人如何乞巧,用什么方式或者通过什么载体乞巧,以及古人都乞了什么巧?!

,竹山民间的乞巧活动却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并且人人都可以直接参与乞巧活动之中。

自古来宝丰民间就有农历七月七日夜晚乞巧风习。一是极目高天,(虚幻的)想象着观看牛郎织女在天河鹊桥相会的情景(各自用自己的恋爱婚配经历予以补充,恰如欣赏传统戏曲之时的审美观照心理);二是相恋年轻男女可以半公开约会——在葡萄架、丝瓜架、苦瓜架下幽会,“由头”是这样可以听到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时的知心悄悄话;成人后的姑娘都可以公开活动的活动便是“掐巧影儿”。

所谓“掐巧影儿”,就是掐来细嫩的葡萄藤、丝瓜藤、苦瓜藤的纤细尖端,或者是将粗藤剥开外皮,象篾匠划竹篾一样撕开成细丝条备用。然后,洗净一只碗盏,盛满洁净清水,在天气清明、月华中天之际,于户外放一小桌,把清水碗盏置于桌上,掐一截细藤儿在手,心中对天许愿,问询上天,本姑娘未来的丈夫是干什么职业的人?然后极其慎重的把细藤丢入碗盏之中。(如果是雨天,就在自家堂屋大桌上对着灯光照样进行)。

细藤丢入碗盏里,由于月光或者是灯光的辉映作用,细藤就在碗盏水波荡漾中,立即显示出各式各样的投影造型来,有的像毛笔,有的像铧犁,有的像锤子,有的像竹笛,有的像油条,有的像兵器......不一而足。姑娘们便根据那投影造型预测到、也相信了自己未来丈夫是干什么行当的人。撩拨得掐出好巧影的姑娘要高兴很多时日,也惹得掐出不好巧影的姑娘从此愁眉不展。姑娘们各自在自己家前厅和后院掐巧影,自家人都会围拢观看所掐的结果,邻居们也会互相串门观看各自所掐的结果。所以说掐巧影是大众共同参与的民俗活动。

实际上,现实民间的掐巧影儿民俗活动,早已不是单一的用以预测婚姻的民俗活动,而是作为男女老少都乐于参与的趣味性活动。由此也可以证明七夕民俗文化的魅力所在。

Copyright © 2016-2025 一起烘焙网【Yiqihongbei.com】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