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与中医药
农历九月,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的时月。他们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产生了许多推理和传说。在《易经》中,九为阳数。《夏小正》曰“九月内火(大火星休眠)。”《黄帝内经·素问》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认为这个月阴盛阳衰,万物凋零,生命将到尽头。但从数字上看,九是至阳之数,九月九日为两九相重,是为重九,亦是重阳。根据《易经》物极必反的理论,此灾难可登高而避之。重九登高,是先民逃避洪水猛兽,瘟疫传染等灾难的举措。
考诸文献,以重阳日作为月令的活动,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帝王进行田猎习武、歌舞野宴、祈祷祭祀等活动而逐渐形成的。正式把九月九日作为重阳节日,登高,佩茱萸,食花糕,饮菊花酒,则是汉代的事。
到了唐代,随着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提高,对重阳登高,逃避灾难的意识也日趋淡化,逐渐将重阳节日作为人们登高眺远,饮酒赋诗,祈求长寿,寻求美好生活的民俗活动。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高塔。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仿制米粉糕点,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佩茱萸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戴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绸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古人认为折以插头,可防止恶浊邪气的侵袭;燃熏后可以避虫虺,在这“百足之虫,死而未僵”之时,熏佩以避之,犹似端午节熏雄黄一样,是很符合传统卫生习惯的。现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将重阳节民间集会也称为“茱萸会”。山茱萸的果实山萸肉,味酸涩,性微温。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健胃壮阳等功能。常用以治疗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遗精、尿频、肝虚寒热、虚汗不止、心悸脉散、神经衰弱、月经不调等症。
现在常用的六味地黄丸就是以它为主药的,另有金匮肾气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八仙长寿丸等,均是以山茱萸为主药的良方。,民间也用鲜萸肉以糖、蜜、酒浸汁作健身饮料的习俗。山茱萸还可制成药酒、果脯、罐头等多种食品。山萸酒的酿造始于宋代。由于它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滋补功效,被历代帝王视为珍奇异宝,列为“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