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延安城
延安位于陕西北部,距西安350多公里,总面积37037平方公里,下辖13个县区,总人口210万。延安海拔800-1800米,平均海拔为1200米。延安土地资源丰富,宜于农、林、牧业,延安的小米、苹果、红枣与羊肉都十分有名。延安的工业资源较为丰富,其中石油储量4.3亿吨,煤炭储量71亿吨,天然气储量33亿立方米。
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圣地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以“两黄两圣”为主体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两黄”指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两圣”指中华民族圣地黄帝陵、中国革命圣地延安。
延安有各类文化文物遗迹5808处,其中革命旧址350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处。延安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延安是典型的丘陵峡谷城市,三山环抱、二水合流是延安的市区特点。
延安的三山是指东北的清凉山,西面的凤凰山和东南的宝塔山。二水是指延河与南川河,南川河由南向北,两河在宝塔山脚汇合,东折流经延长县,注入黄河。所以人们称延安城是“襟三山带两河”。
清凉山在古代就非常有名,山上有著名的万佛寺石窟、太和山道观,可以说它是佛道合一的名山。清凉山也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祥地,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是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社、新华通讯社、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印刷厂、新华书店等新闻单位的所在地。当时的清凉山承担着“新闻山”的功能,把革命真理源源不断地传送全国各地。陈毅元帅有诗云“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道出了清凉山的重要地位。清凉山就是中国革命的智慧之山,它给中国革命输送了丰富的思想与营养。如今,清凉山麓建有延安新闻纪念馆,是我国唯一的一座革命旧址纪念馆,也是我国唯一的新闻事业专题纪念馆。
清凉山向北,是延安的北郊,那里遍布着延安的革命旧址。由南向北依次有王家坪、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还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一号工程——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城北郊也是延安著名的“文教川”。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正规大学——延安大学就在杨家岭,前些年中央组织部新建的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就在枣园村。,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延安中学、延安市委党校、延安卫校等大中专院校也在这一带。
凤凰山远看就像凤凰展翅欲飞的样子,故而得名。但从凤凰山的地理构造上看,它更像一位慈祥的老者,把大半个延安城揽在自己的怀抱中,为这里的黎民百姓遮风挡雨。凤凰山上土城墙遗址依稀可见,城墙从凤凰山南端的土梁起在今南门坡地段与石砌城墙相连,经南川河、延河一直到现在的西沟,与凤凰山北端的那道土梁相连,构成了古代的延安府城。陕甘宁边区时期,这里还有较完整的城墙,后来逐渐被拆除了。
当初的延安城只有两条街道,中间的这条叫二道街,现在商厦林立,热闹非凡,是繁华的商业中心。二道街有著名的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的旧址。抗大与黄埔军校并称为现代中国两所最伟大的军事院校。中心街有陕西省地市级城市中仅有的两家四星级饭店——“延安宾馆”与“延安旅游大厦”,延安的许多重要接待都在那里。前些年,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来延时就下榻在“延安宾馆”。
1938年11月20日,日本飞机轰炸延安城,延安老城变成一片瓦砾。但短短的几个月之后,延安军民硬是用镢头在各个山脚挖出了一排排整齐的土窑洞,使延安成为名副其实的“窑洞之城”。那时的延安,物质上虽然贫穷,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无比丰富,充满激情与活力,到处是歌的海洋。每到夜幕降临,延安土窑洞里的煤油灯光,就好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好看,当时在文人的眼睛里,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凤凰山麓有凤凰山革命旧址,是1937年1月13日毛主席进入延安后的第一个落脚点。
凤凰山麓有个浅沟,沟口下面的三角地带是现在的延安育才学校。它的前身很有名,是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成立于1938年,有“马背上的摇篮”之称,后几经分合成为北京、西安、延安三所同名的育才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