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西湖的魅力
西湖具有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地理特征。自唐朝(公元618-907年)起,它的美就为众多的文人雅士所称颂。众多寺庙、宝塔、亭台楼阁、花园,观赏树木和人工景观浑然天成,它们将堤、岛、山坡有机连结在一起,使西湖变得更加美丽。西湖的主要人工元素——两堤三岛,是在九世纪到十二世纪间经多次疏浚而形成的。
自南宋(十三世纪)起,西湖十景被认为是“天人合一”最理想和最经典的景观体现。西湖这一文化景观将中国景观美学的理念表现无遗,为唐宋两朝的文人墨客所称道。
西湖景观不仅对中国,而且对其它国家的园林设计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地方通过对湖和堤的设计来模仿西湖的和谐之美。
西湖的魅力在于总是能够激发人们“寄情山水”的情怀。从杭州城望向西湖,这个大景观的视觉参数高至周围的山脊,有清晰的界定。
西湖申遗中所说的“西湖”,并不仅仅指那湾水面。它的申报范围由承载着“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突出普遍价值的六大景观组成要素的分布范围组成,并依据核心要素“西湖十景”的完整视域空间范围,结合可清晰辨认的现有地形划定边界,占地总面积3322.88公顷。
西湖自然山水由西湖的外湖、小南湖、西里湖、岳湖、北里湖五片水域(共559.30公顷),与环抱于湖的北、西、南三面丘陵峰峦(共3000多公顷)组成,既是整个“西湖景观”基本的自然载体,也是景观的组成要素。
从景观角度看,西湖的自然山水以“秀美”而著称,湖水与群山紧密相依。低缓的群山呈马蹄形环布在西湖的南、西、北三面,层叠而舒展,天际线柔和委婉,群山环抱中的湖水盈满平静。
旖旎的湖光山色激发了中国古代艺术家无限的创作灵感,成为中国山水画的重要题材,也是历代诗词文学的描写对象,西湖自然山水由此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西湖文化景观不可替代的特征要素。
在近千年的文明与文化发展影响下,西湖山水与堤岛、桥涵、亭台、楼阁等多种人工作品交融渗透,共同构成了西湖景观山水优美、人文荟萃、内涵丰富的显著价值。
西湖的周围空间自十二世纪以来就形成了三面环山、一面临城的城湖历史关系,并传衍至今,呈现为西湖景观极为独特的“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景观空间特征。
群山以湖面为中心,层叠连绵地在北、西、南三面环绕着西湖,状如马蹄;湖东则为平坦的土地,座落着具有千余年历史的杭州城。
群山环抱着湖、古城依傍着湖,三者和谐地组合在一起,一方面形成了立体、丰富的景观空间,另一方面体现出自然环境与人类居住地的和谐共存。
西湖群山虽体量精致、却层叠绵延,视觉空间上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纵深感;西湖的水域规模适中,自湖上四望,湖岸可辨,视觉空间上具有适宜的围合感和尺度感;,湖水的丰盈与平静,还呈现出湖与岸无间的亲和感;湖东的城市界面则临湖带状展开,舒展而充满动感和活力,形成了一抹鲜活独特的风景线。
西湖山与水的空间尺度给人以舒适、亲切的感受,既宜于游览,又便于观赏,具有浑然天成的精致和细腻;,依傍于湖山之侧的城市,与湖山形成了唇齿相依的亲密关系。
西湖的湖、山、城整体的景观空间特征,呈现出人与自然的独特的整体感和亲和感。西湖的山水空间所表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征,高度契合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理想山水模式,而被历代推崇为反映中国山水美学思想的典型景观和山水人居的典范,维系和传承千年。
西湖景观格局,又称“两堤三岛景观格局”。它由五个文物古迹“白堤”“苏堤”“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及它们所构成的西湖水域的观赏和交通格局共同组成。
其中“两堤三岛”是公元9-19世纪期间通过多次西湖疏浚工程不断增添营造而成的人工产物,“景观格局”是指由“两堤三岛”共同构成的西湖景观堤岛格局——它既呈现为西湖景观的一种整体布局设计特色,又因其交通路线的内在关系而具备了湖山观赏的游览格局。
它以纵和横两条长堤、点状分布的三岛分隔出五片水域,共同构成景观框架。这种以堤岛来分隔和组织空间的方式,是中国景观设计中营造适度空间尺度的重要手法,并融合了中国江南特有的湖堤景观风貌,形成了西湖代表性的景观格局特征。
湖中三岛象征了中国秦汉出现的“一池三山”的神话仙境形象,苏、白二堤是中国文化史上最著名的两位大文豪苏东坡、白居易所兴建,堤、岛格局成为西湖景观在中国和东亚影响最为广泛的造园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