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九道特色小吃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美食,自己的风味,更有数不尽令人记忆深刻的美味小吃。
悠久的客家饮食文化,小吃约有几百种,这些底蕴深厚的美食,每一道美味,都会让你感到客家源远流长的历史,体会到浓郁的客家民俗文化特色。
1、甜粄糯米粉为主,粘米粉适量,于大盆中加糖(分为黄糖和白糖)揉搓成米团;大铁锅中铺上芭蕉叶,将米团放入蒸至竹筷插入不粘为熟透,然后用刀切成正方形,食时再切成小薄片,可冷食、蒸、油煎、油炸。
2、煎堆糯米粉为主,粘米粉适量,于大盆中加糖、加热水(分为黄糖和白糖)揉搓成米团;将糯米粉团揉圆,压平,包入炒熟的花生、白糖和芝麻做成的馅,也可以无馅,将粉团在芝麻粒上来回滚动蘸上芝麻;将煎堆放进热油中,边炸边用筷子翻动,使之均匀受热,炸至金黄色时捞起。
3、油角将面粉加上水和若干个鸡蛋,揉搓至有韧性为止,取出一小团面团,用檊面棒碾轧成薄薄的面皮,用圆型小器皿,在没有专用的包油角器皿以前,我们都是用镀锌铁制的大电筒的两头做“盖”,在面皮上用力一盖,盖成约三四厘米直径的圆面片;把炒熟的花生米碾碎,加入白糖、炒熟的芝麻,再加入椰丝,掺匀作为馅。在圆面片内放进馅包成半月型角子,沿边捏紧并扭上花纹,放进油锅里炸成金黄色。
4、艾粄、药粄、山芋粄、蕃薯粄、南瓜粄、粟粄、红粄糯米粉为主,粘米粉适量,加入捣烂成糊状的艾草、加糖、加水揉搓成米团,将糯米粉团揉圆,压平,用模具印花,放于大铁锅中铺上芭蕉叶,蒸熟。药粄的做法与艾粄相同,加入七种草药,如鸡屎藤、苎叶、山苍树叶、白头翁、苍耳草,茅根等,有消食健胃,去暑除湿的作用。在糯米中加入蒸熟的蕃薯或山芋等可做成各类甜饼,加入粟粉可做成粟粄。
艾粄,是清明粄中其中的一种,俗话说“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它是客家人的传统小吃。用粘米粉、糯米粉、艾草等做成,因加有艾草,故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功能。流行于我国江浙地区,客家地区,闽南地区。
客家人遇办喜事大都会打红粄,用来祭拜、回礼,红粄一般是用红麴染色,有粉红和深红两种颜色。
5、萝卜粄、葱油饼糯米粉为主,粘米粉适量,把萝卜刨成丝,加入猪肉丁、葱,放少许盐,装入浅底盘子中蒸熟,或调成米糊状油煎均可。发酵面粉或糯米粉调成米糊状加入香葱、盐,便可做成香葱薄饼。
6、酿粄糯米粉为主,粘米粉适量,加热水和成团,压扁,再把馅料放进去;馅料的种类很多(所有的材料都要切成丁)
a、猪肉、青菜(葱、韭菜、大白菜、豆角等)馅;
b、猪肉、香菇、豆腐干馅;
c、猪肉、萝卜干馅;
d、花生米、白糖、芝麻馅。馅料可以是生的,也可以放调料炒至七八成熟,不能太熟,因为还要用油煎或蒸熟后再放油煎。
7、发粄发粄是客家人过年过节常吃的糕点,“发粄”又被叫作“碗粄”。好多人早餐也喜欢吃。它是经过发酵的,粄面从碗里隆起来,会出现裂缝,客家人称之为“笑”,并把这种“笑”看成是能“发财”,即能赚钱的征兆。若没蒸出“笑”是不好的。
8、仙人粄又名草粄,是广东,福建一带著名小吃,是一种清凉饮料,可以临时充饥。它是用仙人草熬成的。农历入伏吃仙人粄是客家人的习俗,据说这天吃了“仙人粄”,整个盛夏都不会长痱子。它还有降温解暑之功,在“仙人粄”中调入蜂蜜,再洒上点香蕉露,食之清甜爽口,沁人心脾。
9、忆子粄是广东大埔县传统的汉族风味小吃之一,也属于客家菜,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这里面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传说在明代大浦,18岁的少年追随“郑成功”去驱除荷兰侵略者,母亲思念儿子,每逢中秋,便做了儿子最爱的“粄”摆在月下为他祈求平安。30年过去了,在那年中秋,儿子回归,母子相拥、悲喜交加从此这粄就叫“忆子粄”。
忆子粄用糯米粉作粉皮,揉搓至软韧粘结,分成小团,撒上适量的生粉,压成粄皮;特色馅料,一般以靓肉片、鱿鱼丝、豆腐干、蒜白、香菇、虾米等为原料,加上适量的食油和酱油,焖至熟透,然后把馅料包进粄皮里,扎成四方立体形,用干净的叶子包好,涂上食油,放蒸笼里,用猛火蒸熟,再加上佐料,即可食用,其味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