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木杉河的传说
关于贵州铜仁木杉河,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因其古老,所以不但故事发生的年代无从稽考,就连男女主人公的姓名也没有流传下来。虽然有人说姓赵、姓钱,或姓张、姓李,或姓曾、姓贾,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不能妄用。据木杉河村里的一个百岁老人讲,就叫“阿哥”和“阿妹”,我以为是可信的。
话分两头,先说这阿哥出生在河西一户贫苦人家,幼年丧父,母亲倒是一个孟母似的人物。她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绩麻纺纱织布,勉强能维持生计。虽然生活十分艰难,也坚持要送这小阿哥去念书。
小阿哥也没有辜负母亲,他勤奋好学,聪慧过人,读书过目不忘。过了两年,那自称满腹经纶的私塾先生的学问就不能满足他的求知需求了。先生是个喜欢藏书的人,于是他就向先生借阅。
好在先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又看重他是个人才,不但倾其所有借书给他,有时为他借书还四处张罗。
几年后,小阿哥的学问就远近闻名了。
再说河东住着一个大财主,是个靠巧取豪夺起家,为富不仁之人。仗着财大气粗,专门勾结官府老爷,欺压百姓,盘剥人民。人们真是恨之入骨,但又惧之如豺狼虎豹,忍受其欺凌却不敢反抗。
这财主本是个极粗俗的家伙,却最爱附庸风雅,卖弄学问,每日里与那狗屁不通的县老爷饮酒联句,吟诗作对。为了在宅子周围种竹子,他强占民房,霸去良田,赶走老百姓,种了上百亩的翠竹。
县老爷亲自写了一幅对联来祝贺,上联写道“宁可食无肉”,下联写道“不可居无竹”,落款是“诗兄雅正,愚弟拙笔”。
当财主家隆重庆祝竹园落成的时候,那些被占去房子土地的人家,却流离失所,挈妇将子背井离乡逃难去了。
阿哥把这些都看在眼里,他早就想教训一下这个恶财主,只是苦于没有机会。阿哥家的茅屋在河西,刚好与河东财主家隔河相望。他找来纸笔,饱蘸浓墨,略一思索,写了一幅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他把对联贴在门上。
早有财主家的家奴把这事报告给主子,财主与县老爷放下酒杯到河岸边来看,顿时气得暴跳如雷,活像两条疯狗一样。县老爷立即下令要把阿哥家的茅屋拔了!
财主一脸奸笑说“慢!他不是远近有名的大才子吗?我今天倒要出出他的丑,看他怎的!”说完叫来百十个家丁,命令他们马上把这百多亩竹子全部砍倒。
家丁们一阵砰砰砰地乱砍,引来四邻八乡的人都来看热闹。当所有的竹子都被砍倒搬走,只剩下一片短短的竹茬。这时,财主阴阳怪气地向阿哥喊话“你不是‘门对千竿竹’吗?哪里有一竿竹呀?嗯?哈!哈哈!哈哈哈!”
县老爷一看也狂笑不止!人们都把目光集中到阿哥身上,只见他不慌不忙,微微一笑,挥笔在那上下联各添了一字。大家定睛一看,原来对联变成了“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大家一齐鼓掌叫好!
财主气得捶胸顿足,一连声喊“快给老子把这些竹子连根拔掉!”
家丁们慌作一窝蜂,忙用手扯,用锄头挖,用铲子铲,终于把这些要命的竹子挖掉,全累得瘫倒在地。
阿哥一看哈哈大笑,只见他又在对联上续了两个字“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众人齐声欢呼!财主和县老爷被弄得灰头土脸,悻悻而去。
虽说这财主为富不仁,但他有个独生女儿却心地善良,长得十分美丽,且知书识礼。这阿妹当天也来到河边观看,她本来就看不惯父亲平日里骄横跋扈的行为,倒是十分同情那些贫苦的人们。
她其实早已爱上了河对岸的这位才子阿哥,等到所有人都走了,她在对岸唱起了优美动听的山歌,表达了她对阿哥的爱慕之情,阿哥也用歌声传情,美丽的山歌变成了爱情的桥梁。
一天,当他们在东岸的水车边相会时,被几个如狼似虎的家丁抓了起来。财主对阿哥本来就怀恨在心,现在见他还胆敢打自己女儿的主意,就把他绑了关在地牢里,还要送交官府,欲治其死罪。
阿妹在父亲面前又哭又闹,以死相抗。私塾先生和乡亲们也多方营救,并到县衙抗议。财主迫于压力,只好作出让步。但他又提出了一个十分苛刻的条件,就是要阿妹在河东河西各种一棵树,这两棵树如果长大后其枝叶能隔河相连,就放了阿哥,还同意把她嫁给他。
阿妹来到河边,看着宽宽的河面发愁。这时,一对喜鹊翩然飞来,嘴里各衔着一颗种子,撒落在河的东西两岸。那种子一下子就破土发芽,长成了两棵小树苗。
阿妹又惊又喜,但树苗太小,不知何时才能长大,可是自己的心上人还在地牢里受苦呀。想到这里,她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珍珠撒落在小树上。说来奇怪,那小树苗得到眼泪的滋润,飞快地成长起来,一会儿就长成了参天大树,两棵树的枝叶交错,在河面上浓荫蔽日,亭亭如盖。
人们把这树叫做马桑木,连在一起的枝叶叫做连理枝。后来河的两岸长满了马桑木,人们就把这条河叫做木桑河。
阿哥和阿妹两位有情人终成眷属,从此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
木桑河为什么现在又叫木杉河呢?传说这马桑木日夜不停地长呀长呀,一直长到天宫里去了,一群猴子就顺着树干爬到天宫里打闹。终于惹怒了玉皇大帝,于是派巨灵神砍掉又粗又直的树干,并使其不再长高,变成又矮又小的灌木林。
又过了很多年,河两岸已没有了马桑木。由于缺乏文字记载,人们世世代代都是口耳相传,结果就把“木桑河”讹传为“木杉河”。“阿哥”和“阿妹”的故事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