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六月立秋,两头不收”
农村老话“六月立秋,两头不收”,说的是什么意思?
六月是按照农历说的。
,说下六月立秋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大家可以看下往年的日期,前面十年时间,其中有5年都是在6月立秋,5年是7月立秋,而作物的收成好坏,并没有按照“六月立秋,两头不收”的说法兑现,很多6月立秋的年份,也是高产,而7月立秋的年份,也有减产严重的情况出现。
,“六月立秋,两头不收”的说法是有区域性的,有人说指的是华北地区,有人说指的是其他地区,因为假如某一个年份,刚好凑巧发生了这种情况,就会说,这句农谚真灵,我们不说是真是假,因为既然出现了这一句农谚,说明并不是空穴来风,也不能全部相信,因为现实情况已经说明了不一定正确。
接下来,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六月立秋和七月立秋相比,说明天气冷的早,而这时候,华北地区大部分种植的都是玉米(还有其他作物,相比较来说,玉米的种植面积较大),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怕遇到冷的天气,进而造成减产,而七月立秋的话,温度变冷也相对延后,对于玉米正常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终的产量也会高产,所以,结合来看,就有了“六月立秋,两头不收”的说法。
有人会问了,这不是秋收吗?两头不收,应该还有夏收,为什么夏收也会受影响呢?还是以华北区域来说,冬季一般种植小麦的居多,当六月立秋时,秋季作物的收获时间相比也会有所提前,还是玉米为例,当玉米收获后,有些人为了赶墒,或者是其他原因,紧接着就会播种小麦,一方面会导致小麦的播种期提前,一方面,加上天气变冷早的原因,不利于小麦出苗,所以导致第二年的小麦收成也不好,这就是两头不收的意思。
综述以上内容,其实“六月立秋,两头不收”的俗语,我们作为借鉴就行,农作物是否高产,最主要的还是看管理,并不是一句谚语就能解决得,所以大家不必恐慌,也不必造谣。至于农村的一些俗语来说,能借鉴的我们借鉴,不能借鉴的,就让他成为历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