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吴起县 长征落脚点

生活百科 2022-07-03 07:47www.yiqihongbei.com生活小妙招

吴起县位于延安市西北部,相传为战国名将吴起屯兵之地。《史记》称“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元朝此地设旗。《陕西延绥镇志》和清代靖边、保安县志均有“吴旗营”的记载。嘉庆年间正式设“吴旗镇”。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始置吴旗县,辖区由定边、靖边、志丹和甘肃省华池县划出组成。2005年lO月更名为吴起县。

1935年10月19日下午4时,陕甘支队(即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红军将士看到苏维埃政府的牌子(吴起属中共创建的赤安县六区一乡)激动万分。当晚毛泽东住进洛河东岸的新窑院里,周恩来住在吴起前街的宗湾子。其时,全镇仅11户人家。为迎接中央红军,六区一乡立刻行动起来,筹集衣食,组织担架。从此长征二万五千里的中央红军有了一个稳固的落脚点。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不是这块地方,我们下不了地。”

10月21日,毛泽东登上洛河以西的平台山,将指挥所设在一株杜梨树下,指挥中央红军对追踪而来的国民党军队实施“切尾巴”战役。毛泽东胸有成竹地说“现在休息休息,枪声响得激烈时不要叫我,到打冷枪的时候再叫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战斗,全歼敌一个骑兵团,击溃敌三个骑兵团。红军结束了长征中的一仗,实现了战略大转移。战后,毛泽东为表彰彭德怀的杰出军事才能致电赠诗一首“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后来,当地人就把平台山改叫“胜利山”。那株挺拔的杜梨树成了胜利山上永恒的风景。

10月23日上午,中央红军在吴起镇召开全军干部会议,毛泽东开始长征。他说“我们完成了空前伟大的远征,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苦险阻,我们却开动每人两只脚,长驱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林伯渠兴奋地赋诗《初抵吴起镇》“一年胜利到吴起,陕北风光慰所思。大好山河耐实践,不倦鞍马证心期。坚持遵义无穷力,鼓励同仁绝妙诗。迈步前进爱日永,阳关坦荡已无歧。”弹丸小镇的吴起,因其对中国革命的特殊贡献而声名显赫,成了中国革命史上一座里程碑。

吴起属陕北黄土高原梁状丘陵沟壑区,海拔在1233米至1809米之间,新编县志言其地貌“九川二河三拐沟”,人称“延安的西藏”。但吴起土地面积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如今已是拥有13万人口的陕北名城。吴起是传统的农业县,养麦、羊子、甘草,素有吴起三宝的美名,1998年,“百里香”牌系列羊肉产品获杨凌农博会后稷金像奖。糜子、谷子、豆子、山杏、燕麦、楸子、山黧豆是传统土特产。1995~1998年高效地膜玉米连续4年单产全省第一。知母、贝母、秦艽、桃仁、柴胡、五加皮等中药材久负盛名。吴起、志丹更有“龙骨之乡”的赞誉,县域内分布广泛,龙骨年收购曾达10万公斤以上,龙牙1万公斤以上。石貂、狐狸、狼、狗獾、大鸳等珍稀的动物百余种。剁养面、鸡肉摊馍馍、燕麦铐佬、米酒、炖羊肉等风味食品令游人乐不思家。用当地特产河柳编织的柳编蜚声海内外,纯羊毛手工编织地毯远销日本、意大利,工艺豆粘域新颖别致。

吴起的工业肇始于苏区时期。中共中央到陕北后,在此建立兵工厂、被服厂、制鞋厂等。美国记者斯诺记述“吴起镇是红区最大的产业工人集中地,也是红军主要的军工厂所在地。”建国后开发的“胜利山”牌吴起荞麦香醋集食用保健于一身,是2005年陕西省名牌产品,全国独创。新兴石油工业后来居上,如同腾飞的“龙头”,带动吴起县域经济飞速发展。2004年县域经济提速跨人全国最快百县(市)之列,名列39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居全省第16位。

吴起在新长征的路上捷报频传。1998年起,吴起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在全省率先实行“封山退耕,植树种草,舍饲养羊,林牧主导,强农富民”的开发战略,以推广舍饲小尾寒羊为突破口,确立羊、草、杏三项主导产业,从根本上解决林牧矛盾,实现了经济利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加快了秀美山川的建设步伐。2000年被国家确定为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重点县、全国退耕还林试点县。到2006年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30万亩,林草覆盖率由退耕前的19.2%提高到62.9%,成为全国退得最早、还得最快、面积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县,被各界称为“全国退耕第一县”。

链接

吴起县,曾名吴旗县,因吴起在这里屯田戍边而得名

心胸狭窄的魏武侯让吴起带着他的军队来到白于山地,本计划让他自生自灭,反而却造就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这也催生了一个地名——吴起镇。

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那么这个吴起镇在现在哪里呢?为何以吴起命名呢?

其实吴起镇就是今天的吴起县吴起镇,吴起县的名字正因吴起镇而来。吴起县隶属于陕西省延安市,位于延安市的西北部。

从吴起县县名的来源来看,这里注定是一个和军事颇有渊源的县。

话说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吴起,他与一般上阵杀敌的将军不同,有自己的思想和大战略。吴起主张戍边和屯田相结合,士兵们平时耕种训练,战时打仗。这不仅减轻了国家的负担,而且可以大大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吴起在训练方面,纪律严明,讲求公平。他甚至要求贵族都要到边地垦荒戍边,他为了严明军纪甚至杀了吴王的爱姬。可能正是由于这种行事方式,让他一生际遇坎坷。他在鲁国效命,打败了鲁国的死敌齐国,却遭到诬陷。他支持魏文侯的改革,却被权臣排挤不得不出走楚国。他在楚国励精图治,却遭到宗室大臣暗算,被乱箭射死。

正是这么一位很有性格的将军在吴起县这个地方写下了非常精彩的一笔,时至今日人们仍传颂着他的故事。

那是吴起在魏国为将的时候,魏文侯非常看重吴起,委以重任。可是不久之后魏文侯去世了,新继位的魏武侯听信小人谗言,不仅不重视这位雄才大略的将军,反而有意把他赶走。魏武侯信誓旦旦地说“将军不是主张戍边屯兵,建立一支常备军吗?白于山(今吴起县境内)这个地方就是个屯兵的好地方,将军不妨带人去那里驻扎。”

吴起知道自己不受待见,只好率领士兵去了白于山地。这里在当时是魏国和秦国的交界处,是一片山谷纵横,荆棘遍地,人烟稀少的荒凉之地。

吴起率领万余军马,长途跋涉来到这里。许多将士都惊呆了,这里怎么能够戍守呢?更有一些人愤愤难平,建议吴起带兵杀回去,找魏武侯兴师问罪。

但吴起不是这样的人,他以国家大局为重,写了一份书信,报告白于山地的情况,并且请求魏武侯发来粮草,以供大军戍守。可是这封信如石沉大海,接着他又写了两封信,同样如此。吴起就不再写信了,他决定自己解决问题。

他白天黑夜,忙前忙后,骑马于白于山前,步行于洛川河道,观察地形,寻找可以戍守和垦荒的地方。白于山前有大片的荒地,吴起率领的这支军队,许多士兵本来就是种地的农民,现在又回归了老本行,他们就在这里农忙时种地,闲时训练。

还好老天眷顾,一连三年这里风调雨顺。吴起开垦的荒地取得大丰收,谷粮满仓,战马肥壮。这支军队不仅没有因魏武侯的冷落而自暴自弃,反而成为魏国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之一。

吴起在这里开荒带动了当地的农业生产,许多百姓携儿带女来到这里定居,往日的荒僻之地,变得生机勃勃。

1819年,清朝嘉庆皇帝在位期间,在此设镇,镇名就叫吴起镇。这显然是因为吴起在这里屯田的缘故。1942年吴起镇升级为吴起县,后来又改为吴旗县。2005年又恢复了原来吴起县的名字。

Copyright © 2016-2025 一起烘焙网【Yiqihongbei.com】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