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名相陆贽
陆贽(754—805),字敬舆,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进士,屡官监察御史、翰林学士、谏议大夫等。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出任宰相。为政期间,陆贽体恤人民,清廉自守,在乱世中为国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后人誉为“古代十大名相”之一。
承蒙圣恩,仕途坦荡。
唐代宗大历六年(771),十八岁的陆贽以博学鸿词登科,授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尉,后改任渭南县(今陕西渭南)主簿。唐德宗即位后,召陆贽为翰林学士。当时适逢动乱,陆贽随唐德宗避乱奉天(今陕西乾县),转为考功郎中。
军阀李怀光叛乱后,陆贽又扈从唐德宗逃往梁州,拜为谏议大夫。在危机四伏、动荡不安的岁月里,陆贽协助唐德宗运筹帷幄,克平大难,被称为“天子私人”。
长安收复后,陆贽随唐德宗还京,兼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参与机要,负责起草诏书,甚得朝廷倚重,时人号称“内相”。
贞元七年(791),拜兵部侍郎,知贡举。次年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为宰相。陆贽针对当时的境况,在政治、经济、军事、民生、吏治、人才等多方面,提出过许多有效、正确、进步的主张和建议,是唐朝中期卓越的政治家。
清慎太过,上下苛责。
“廉为政之本”,陆贽一生清正廉洁,分外之财分毫不取。贞元三年(787),陆贽的母亲去世。陆贽按例守墓丁忧,要守制三年。各地藩镇得知消息后,纷纷赠送厚礼致哀,数量多达几百份。陆贽一一辞谢,义正词严地说“母亲去世是我私人的事,诸位与我非亲非故,仅在官场上有所交往而已,你们厚馈的奠礼我是绝对不能收的,请诸位拿回去吧!”最终陆贽一无所取。
陆贽与地方官员交往,向来一尘不染,如水之清淡。当时,官场风气十分腐败,贿赂公行。藩镇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常以重贿结交近臣,对陆贽这样的高官近臣,馈赠更勤。重到金银财物,轻到鞭靴细小,凡能送的,都送上门来。陆贽却杜绝私交,一律不收。他的清白、清高及改变世俗的良苦用心,受到一些无耻之陡的攻击,说他沽名钓誉,影响了上下左右的关系。唐德宗也觉得他这样“苛求”自己,有点过分,降旨责备,诏谕其适当纳贿。,陆贽坚持道“公卿大臣之间,绝不是靠纳贿才能致诚。相反,贿赂只能开启人们的贪欲之心,影响相互间的正常交往,违背和败坏法律制度。”
陆贽还认为,人之行贿,并非所愿,只是行之有利,不行有虑。,要肃清贿风,要从上面做起。他说“上之所为,以导下也。上之不为,以检下也。”
矫正君错,力挽危局。
陆贽为官期间,公忠体国,励精图治,极具远见卓识。当时唐德宗即位不久,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先后想要削平河北、淮西叛藩,结果造成了社会矛盾迅速激化、藩镇分立、朝政紊乱的政治局面。
建中四年(783)十月,因军队哗变,唐德宗逃出京城,避乱奉天。尽管形势极其危急,但唐德宗却麻木不仁,躲在奉天的行宫中整日歌舞宴饮,不问国事。时任翰林学士的陆贽指陈时弊,筹划大计。他向唐德宗上了《奉天论叙迁幸之由状》,反驳了唐德宗认为此次出逃“乃是天命,而非人事”的观点,提出皇帝要勤于思考,要深思熟虑,要摒弃自己的主观意念,要遵循传统的治国之道,要远离奸臣、亲近忠直之臣,要推崇诚实守信,要广开忠谏之门,要去除自私之心等十条整顿君道的措施,以此来激励唐德宗振奋精神,重整江山。
陆贽秉性刚烈,他以天下为己任,敢于矫正人君的过失,揭露奸佞误国的罪恶。唐德宗在奉天建了两个私人仓库,用来存放各地进贡的财物。陆贽却上书坚决反对,他认为国君应该树立俭约廉洁之风,如果国君本人“荡心侈欲”,其结果必然是“侈风教而乱邦家”,而且“终以饵寇”。他建议“悉出以赐有功”,即将库中所存都赏赐给有功的将士,“散小储成大储,捐小宝固大宝也”。并力劝唐德宗下“罪己诏”。,对唐德宗身边的小人裴延龄,陆贽列举了他的七大罪状,写成了《论裴延龄奸蠹书》。
面对亲友的担心,陆贽却说“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皇它恤乎?”。在陆贽的屡次劝谏下,唐德宗最终将裴延龄调离了户部。经过陆贽的一系列努力,终于力挽危局,唐王朝摇摇欲坠的局面得以转危为安。
陆贽最终惹怒了德宗,得罪了权臣,被罢相,贬到偏远的忠州任别驾,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卒于任上,享年五十一岁。赠兵部尚书,谥号“宣”。
宋代大诗人苏轼认为他是“王佐”、“帝师”之才,文才辩术超过了汉代的张良。只可惜生不逢时,唐德宗于他虽有知遇却未善用,他认为如果唐德宗能听从陆贽的忠言的话,那么“贞观之治”的盛世就有可能出现。“百年宝贵今谁见,一代功名托至公”。陆贽作为一代贤相,他的品德风范和学识才能深得当时和后代人的称赞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