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三绝:鼻烟壶、侯店毛笔和宫廷金鱼
衡水是中国河北省的一个城市。这个城市的象征就是衡水三绝,衡水三绝包括鼻烟壶、侯店毛笔和宫廷金鱼。衡水毛笔已有五百多年的生产历史,衡水的金鱼属北京金鱼,为清代宫廷所喜好。
内画鼻烟壶
鼻烟壶最初在我国的满、蒙、藏等少数游牧民族中使用,当时仅有铜、银、瓷等几种质地的烟壶。明朝以后,烟壶随着鼻烟一起传入中原,种类不断增多。到清乾隆年间,市面上出现了内画、玉石、翡翠、宝石、玛瑙、珐琅等多品种的鼻烟壶,加上工艺水平的提高,使之不仅实用,而且成为人见人爱的工艺品。历史上的大贪官和绅就是个烟壶收藏家,据说其东窗事发后,仅从其家中抄出的烟壶就数以万计。
清嘉庆帝以后,内画鼻烟壶的工艺和绘画已达到很高的水平,那时的著名艺人有清咸丰时的周乐元,清末民初时的叶仲三,民国时期的马少宣等。
内画壶有玛瑙、晶石、琥珀等几种。绘画时,根据壶的形状用特制弯笔设计、绘画各种题材的作品,或山水、或人物,姿态万千,形状各异。
如今,内画界主要分为四大派系,即京派、冀派、鲁派和粤派。衡水烟壶的成名即源于冀派内画。当初冀派内画的创始人王习三先生曾拜著名艺人叶仲三的第三子叶晓峰和第四子叶奉祺为师,在继承叶派画技的基础上,博采广益,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被业界称为“冀派”内画。
“冀派”内画以善绘山水、花鸟、动物、草虫、人物肖像等著称,作品畅销国内外,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称为“罕见之宝贝”、“难得之佳作”。您来参观时千万别忘了带一张自己的或全家人的合影照片,让这里的大师们把它定格在小小的烟壶中,留作纪念。
宫廷金鱼
金鱼是中国的国宝,又称为“金鳞仙子”、“水中牡丹”、“东方圣鱼”,被视为美的化身,是举世闻名的名贵观赏鱼类。
金鱼的祖先是野生鲫鱼,经过1700多年的演变和发展,至今已有162个品种。主要分为四大类,即草种、文种、龙种和蛋种。金鱼的饲养始于南宋时期的杭州。到明正德年间,北京皇宫也开始饲养金鱼。如今的金鱼主要分为两大派系一是杭州金鱼,二是北京金鱼。
衡水宫廷金鱼属北派,目前的代表人物为北京宫廷金鱼饲养世家的第十代传人徐立才先生。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徐先生挽救和新繁育的金鱼品种已达十余个,其中很名贵的有鹤顶红、王字虎头、喜鹊花龙睛球等。
说起“金鱼徐”来,还有一段史话呢!
乾隆皇帝南巡归来后,一心想在北京建个江南的风景名胜,于是便传旨赶建圆明园。建好以后,乾隆皇帝看着放在池中的十几条金鱼,皱起了眉头,便问身边的太监“朕南巡之时,曾于江南见到红鱼,体美色艳,惹人喜爱,何不遣来!”皇上之言,正中太监下怀,于是他立马跪地启奏“回万岁爷话,济南府尽出养金鱼能手,奴才有一姨亲姓徐,是济南府养金鱼第一好手,人称‘金鱼徐’。万岁爷要是喜欢,奴才去济南把他传来,专养金鱼。”乾隆皇帝恩准。从此,藏龙卧虎的北京城又添了一家“金鱼徐”。历史上徐家还曾为前苏联、日本、捷克等国的驻华使馆做过鱼把式。
侯店毛笔
衡水自古盛产毛笔,素有“毛笔圣地”之称,其主要产地衡水市侯店村,被称为北国“毛笔之乡”。毛笔古称“蒙笔”,据文献记载“秦朝蒙恬始以兔毫竹管为笔。”
侯店制笔业始于明朝永乐二年,盛于清代。相传,清光绪年间,侯店有个叫李文魁的制笔艺人在北京城开笔庄,因毛笔制作精良,被一个爱好书法的太监看中。有一次,他在光绪皇帝面前推荐李文魁的毛笔,光绪皇帝一用果然不错,便封之为“宫廷御笔”,笔庄也日益兴旺。从此,侯店独具一格的制笔工艺便世代流传下来。民国初期,北京著名的戴月轩笔庄和胡开文笔庄所经营的毛笔也大都为侯店人所制。
侯店毛笔具有坚韧适度,刚柔相济,含墨量大,不易脱毛等优点,原料采用动物的毫毛和尾毛,以冬季毛最佳,经过5道大工序、73道小工序才能制成不同规格、不同形状、不同用途的毛笔。
您如果对书法有所偏好,可来这里切身感受一下一枝小小毛笔繁琐而又复杂的制作过程,长一长见识,回家时再带上一两枝自己喜欢的毛笔留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