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的由来
象棋,亦作“象碁”,汉族棋类益智游戏,中国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是我国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项目之一。
在中国古代,象棋被列为士大夫们的修身之艺。现在则被视为是怡神益智的一种有益身心的活动。有着数以亿计的爱好者。它不仅能丰富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更有助于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锻炼辨证分析能力和培养顽强的意志。中国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棋类运动。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招,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在棋战中,人们可以从攻与防、虚与实、整体与局部等复杂关系的变化中提升思维能力。
中国象棋历史悠久,它难易适中,基本规则简明易懂,古今中外男女老少皆宜,变化丰富细腻,棋盘棋子文字都体现了中国文化。
关于象棋源于何时的问题,由于史书记载不够详细,而且其中混杂了许多神话和传说,所以学术界至今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
1、起源于传说时代的神农氏。元代僧人念常在《佛祖历代通载》中说“神农以日月星辰为象,唐相国牛僧孺用车、马、士、卒加炮代之为机矣”。
2、起源于传说时代的黄帝。北宋晃补之《广象戏格·序》说“象戏兵戏也,黄帝之战,驱猛兽以为阵,象,兽之雄也。故戏兵以象戏名之。”
3、起源于周武王伐纣时。明代谢单制《五杂坦》云“象戏,相传为周武伐纣时作,即不然,亦战国兵家者之流,盖彼时重车战也。”
4、起源于战国之时。《潜确居类书》载“雍门周谓孟尝君‘足下燕居,则斗象棋,亦战国之事也。’盖战国用兵,故时人用战争之象为棋势也。”
5、起源于北周武帝之时。《太平御览.工艺部·象棋》说“周武帝造象棋。”明人《物原》也持此说。
6、英人威廉.琼斯在本世纪初曾说,中国不是产象国,印度是产象国,认为中国象棋是从印度传入的,近代学者胡适也持此论。
许多学者认为,据古籍可靠记载,象棋在战国时期已经流行了。除上引《潜确居类书外》,汉刘向《说苑·善说》也记载了战国孟尝君下象棋的事“雍门周调孟尝君,足下燕则斗象棋,亦战斗之事乎,”战国时的作品《楚辞·招魂》中也有“蓖蔽象棋,有六薄些”的句子。所有这些,说明在战国时代“象棋”已经成为一项经常的活动了。
,有的学者认为,象棋产生的时间,当在战国之前。但“前”到什么时候?有人认为可上推到春秋时期,并认为象棋是模仿当时兵制而产生的。他们的依据,是象棋的“象”,是“象征”的意思,而与动物象无关。比如,以舞蹈象征战斗,则名“象舞”,而以著棋象征战斗,则名为“象棋”。象棋各子的得名,也是由象征不同兵种而来的。这种情况正好与春秋时期的兵制,即将、帅、车、马、士、兵、卒等相吻合。,象棋产生于春秋时期是合乎当时历史情况的。但对于此种说法,有的学者则不以为然,认为这毕竞还是一种推论。
象棋典故
象棋的形成与秦朝末年的“楚汉相争”有着密切的关系。象棋棋子分红、黑两种颜色,帅方红色,将方为黑色,俗称“红帅黑将”。这也有其出处。
在象棋最早形成的时候,人们一般把红帅代表刘邦,黑将代表项羽,即红方代表刘邦的军队,黑色代表项的军队。
传闻,刘邦率领义军在芒砀山起义,并亲自在山上斩死一条大白索,这就是民间流传很久的“高祖斩蛇”的故事。传说,刘邦将大白蛇斩死后,一位老妇人哭着找上山来,说他的儿子就是白帝的儿子,化作白蛇上山游玩,被赤帝的儿子杀死了,她伤心极了。说完,老妇女倏地不见,这个故事意味着当时的秦朝就要被新的王朝所替代。自从斩杀白蛇后,刘邦便自称是赤帝的儿子,也就特别喜欢红色,连军中的大旗都改为红色。
而项羽则喜欢黑色,他穿的衣服,披挂皆为黑色,就连骑的鸟骓战马也都是黑色的。“红帅黑将”大概由此而来。
将帅不能照面的依据,凡是会下象棋的都懂得,双方将帅不能直接见面,规则这样规定是有依据的。据有关史书记载,在楚汉大战中,汉王刘邦曾在广武山上对着西楚霸王项羽破口大骂,结果被楚兵用箭射中,差点丢了性命。
从象棋的形成和发展来看,是古代战争在棋盘上的再现。而棋盘上的“楚河汉”,是是根据楚汉相争而命名的。对弈中,将帅如果同在一条直线上,中间又不隔着任何棋子情况下,规则规定走子的一方获胜,这就好比先动手的一方把对方的将(帅)射中了。这就是将帅不能照面的依据。
中国象棋中更蕴含着深刻的中国文化
一、公平竞争
从中国象棋的开始布局来看,我们很明显的看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红黑双方棋子数量相同,棋子分布也相同,各棋子的名称除了卒与兵,将与帅称呼不同主要是用来区分而已,双方相同棋子各自的作用是完全相同的。
虽然各个棋子在作用上有差别,里面却也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特点,兵、卒由于单个的作用范围不广所以给他数量上的优势,这也恰恰体现了公平性。
二、重视集团性忽略个人英雄性
中国象棋的最大的特点恰恰体现在他的团队合作上,不论是彼此配合的进攻还是相互依赖的防守都体现了中国象棋的这一特点,象棋高手的走一看十就体现在这,正是因为每个棋子相互依存,相互配合才使的每个棋子都得以保全,将帅虽然身居要职从来没有和其他棋子争强斗胜,反而将更大的优势赋予其他棋子,而自己与士只身留在九宫之内,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象棋重视集团性而忽略了英雄性。每当棋局发展到的紧要关头,很多的棋子能够挺身而出,为保全局而牺牲自己,缓解或直接改变局势如弃车保(将)帅,等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三、将(帅)应该无为而治
“无为”道家所倡导的一种高境界的人生态度,但“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就象中国象棋里的将、帅那样,自身并不具有多大的杀伤力,而是尽量把能量与作用赋予车、马、炮等自己从不争强斗狠,要是没有将、帅,棋局的存在就毫无意义。下棋的时候,经常有人警告“当心他的马。”称赞“他的车十分厉害”,或者激赏“好威风的连环炮”。我们从来未曾听说“他的老将好厉害。”也一直没有人赞美过“好能干的帅”。诚如钱穆先生所说“中国的象棋,车、马、炮、士、相、兵,都各有各用,而车、马、炮又更有英雄性。但一最高将帅,独无用,让一切有用的来保护它这无用的,岂不即是一项游戏,亦十足表现着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吗?”
四、棋局千变万化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战略战术,从而使得中国象棋千变万化,同一个人与不同的对手对弈,其战略战术也千变万化,各个棋子的走法步骤千变万化,由此衍生出每个人个性的差异。
五、游戏规则明确
任何游戏都有规则,没有规则游戏的设置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中国象棋的规则明确,其实无形中给了所有的棋手定了一个无形的但又客观的平等环境,也真是在相同的客环境下,才能比出主观上思维方式的不同,才能体现中国象棋存在的意义,这里涉及到一个高深的话题,那就是有跟无的辨证关系问题,正是开始的“无”才衍生出“有”。其中棋盘和棋子是实物是具体存在的物质是“有”,而游戏规则和战略战术属于“无”,如果没有这些“无”那么棋盘棋子这些“有”的存在将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