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蒙城尉迟寺
尉迟寺,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蒙城县许疃镇毕集村东,它是父系氏族晚期部落联盟首领所居住的村寨或城堡,被史学界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被评为199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尉迟寺是为纪念唐代大将军尉迟敬德而建的一座古庙,庙坐落在一个高堌堆(土堆)上。今庙已无存,仅剩下高出地面3米多的堌堆,人称“尉迟寺堌堆”。
80年代初,蒙城县文物部门调查发现这一堌堆属新石器时代遗址,遂呼其名为“尉迟寺新石器时代遗址”。尉迟寺遗址,为原始社会中晚期遗存,距今4800年至5000年.其中心部位面积约10万平方米,整个遗址保存完好。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安徽考古工作队先后进行了两个阶段的考古发掘工作。
第一阶段,从1989年秋季开始,经连续7个年头的9次发掘,揭露面积近一万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各类文物,并清理出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房基52间,墓葬168座,灰坑149个,发现一南北跨度为230米,东西跨度为200米、宽20米、深4.5米的环型大围沟,还发现有平整的活动场地、祭祀坑、兽坑等重要遗址。
第二阶段的考古发掘工作从2001年春季开始,2003年秋季结束.其间共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发掘,揭露遗址面积3375平方米,先后出土具有鲜明史前建筑特点的红烧土排房18排,计73间,总建筑面积达1170平方米,其中居住面积达905.45平方米。,还出土了一大批原始人使用过的陶制器物和原始人墓葬。尤其是“鸟型神器”和“七足镂空器”更为考古界所关注。
从尉迟寺遗址发现大量原始人盛酒用的器具分析,在尉迟寺史前遗址大汶口文化的晚期,这里的酒文化就非常盛行,据此可以把我国酒文化和酿酒业的历史再向前推进近1000年。酒的酿造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酿酒业的兴起只有在粮食有剩余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尉迟寺遗址大量酒具的存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已能满足社会中非生活必须的消费,达到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
在出土的一万多件文物中,有石器如石斧、石凿、石锛等;有陶器如陶俎、陶豆、陶尊、陶鼎、陶甑。特别是那小口、长颈、鼓腹、有耳、平底、圈足的背水壶更惹人喜爱,放在河里能自动睡倒灌水,灌满水后又自动站起来,并不下沉;还有骨器如骨针、骨簪和弯弯的骨质鱼钩,那鱼钩很锋利,在尖部还做出了“倒刺”,且有拴钓鱼线的地方,酷似现代鱼钩;其他的许多蚌器、玉器等,也都很精美。
瓮棺的发现是这个遗址的一个特征。这里发现很多陶质瓮棺,儿童死了装在陶瓮里,或用两个瓮对接起来,或用瓮的碎片盖上,然后再埋。多数瓮是完好的,有的瓮上还刻有"符号",或者说是比甲骨文还早的文字,刻好后再烧的.烧好后又描上红颜色,刚出土时还很鲜艳,不能不说是一奇观。
兽坑里的兽骨,经专家鉴定,有鹿、猪、羊,还有家养的黄牛和水牛,证明了在原始社会中晚期,蒙城的畜牧业就很发达,就有饲养家畜的习惯,从而把蒙城养黄牛的历史上推至4800年以前。蒙城在商代称"冢",也许有这个原因。因为根据字形、字意分析,"冢"即指棚子下面养着牲畜。至于活动场所,是像篮球场那样大的一块夯实、平整的场地,上面呈灰红色.用厚约3cm的红烧土粒铺就,现在仍很坚固。
随着尉迟寺遗址第二阶段发掘工作中一系列器物的出现和复原以及更深入的研究,该遗址的发掘成果、学术价值和对中国史前考古研究的贡献.再度引起了国内外考古学界和史学界的关注,考古专家称该遗址为“中国原始第一村”或中国最早城市的雏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筑专家杨鸿勋教授把该遗址喻为“金矿”,更多的专家和学者认为该遗址确立了大汶口文化的一个新的地方类型--尉迟寺类型。
目前,“中国原始第一村遗址博物苑”的建筑设计正在抓紧进行。可以想见,不久的将来,在庄周故里蒙城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将矗立起一座独具特色的原始聚落遗址博物馆,与老庄文化、三曹文化、药都文化相辉映.成为淮北大平原上一颗灿烂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