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韩城南桥
我国素有“多桥古国”之誉,各式各样的石拱桥充分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建筑技艺。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韩城南桥,属多孔连续石拱桥,虽然没有赵州桥那样著名,但在关中地区的古桥梁中也算为数不多的典型代表之一。
韩城南桥,也称为“毓秀桥”,寓意“钟灵毓秀”,象征韩城是一个山川秀美和人才辈出的地方。2003年,韩城南桥被省政府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当地资料记载,韩城南桥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为康熙年间韩城邑人、云贵两省巡抚刘荫枢出资所建,乾隆、道光、宣统年间都曾重修。刘荫枢字相斗、号乔南,自号秉烛子,明崇祯十年(1637年)生于韩城潭马村,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丙辰科进士,历任兰阳知县,吏、刑部给事中,户部掌印,广东、云南布政使等职,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任贵州巡抚,雍正元年(1723年)返回故乡。清康熙四十一年,云贵巡抚刘荫枢回老家韩城探亲,经过澽水河时发现老百姓进城赶集总被河水阻拦,要绕很远才能到河对面,出行极为不便,于是决定出资修座石拱桥,方便两岸群众。古桥位于韩城古城曾经的交通要道,也是昔日澽水南北唯一的通道,更是过去连接秦晋的咽喉之路,给当地群众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可谓造福桑梓的善举。
更值得称道的是,刘荫枢不仅出资为家乡群众建这座石拱桥,而且为确保老百姓一直能免费使用,以三两银子的价钱将这座桥卖给了韩城县。“三两银子卖桥”(一说为“二十八文银卖桥”)的故事,在韩城当地留下一段佳话。
相传,桥修好后,有一年刘荫枢带着家人又一次回乡。走到毓秀桥的时候,只见桥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儿子对他随口说到,若在桥头收费肯定赚钱。听了这句玩笑话,他想,建桥本来就是为了造福乡里,儿子却欲用它来敛财,得想办法断了这个念头。
第二天,刘荫枢便给韩城知县发了一个请帖,请他来商议卖桥的事,仅象征性收了三两文银,便将桥卖给了韩城县,将私桥变为官桥,并取名为“集胜桥”,后改为“毓秀桥”。如今,这个“三两银子卖桥”的故事在韩城家喻户晓,其严正家风、教子自立的的故事也一直在民间流传。
“长桥时跨水,曲阁乍临波。”作为典型的古代石拱桥,韩城南桥建筑结构巧妙、风格优美,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极具艺术观赏价值。桥长180米、宽4.5米,为花岗石条砌筑,桥面总体呈弓状,南北较宽、中间较窄。韩城南桥作为石拱桥,既要解决群众通行之需,还要确保防洪安全。桥墩呈梭型,桥底铺石,设计有10个桥洞,彼此连接,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桥梁的石缝间嵌铁锭予以加固,确保桥梁整体安全。
,韩城南桥还有几大亮点,一是精雕细琢的石栏和望柱。桥两侧均有石栏杆,栏板之间还有石质望柱,望柱东边为101个,西边为99个。每个望柱的柱头均雕刻花、鼓、南瓜、宝珠、葫芦等各种图案,非常精美。桥面中间的一对望柱的柱头与众不同,人物和动物的浮雕更加精细巧妙、生动逼真。在每个桥洞的正中均有一件石雕龙头,起到镇水辟邪的作用。二是惟妙惟肖的石人坐像。在桥面的南北入口处,石栏两端还设置两件石人坐像。他们依靠着桥栏杆蹲坐两旁,头戴瓜皮帽、身穿长袍,正在忠实地守卫着石桥。
仔细一看,石人五官清晰、浓眉大眼、面带微笑,显示了古代工匠精湛的石刻技艺。三是精美的桥头牌坊。我国古代桥梁多有附属小品建筑,韩城南桥的南端就竖立着一座牌坊,为三间四柱三楼,内侧两柱有夹杆石,石头两侧雕刻着人物、瑞兽和几何纹饰等精美图案。牌坊的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写着“示我周行”四字。据《重修县南石桥碑》记载,这座牌坊是修石桥时所建,匾额由出资修建的刘荫枢题写,“示我周行”出自《诗经·小雅》中的《鹿鸣》一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引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