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林州民间戏曲文化

生活百科 2022-07-03 07:48www.yiqihongbei.com生活小妙招

旧时,林州民间传统曲种有梆子、弦子、怀调、反调、落子、平调等。其中怀调、反调、平调来自境外,土戏唯梆子、弦子、落子三种。戏目多为朝代戏,除包公戏、杨家戏、三国戏等所谓“大戏”有本外,旧时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的反映民间生活的“三小戏”,大都无剧本,由演员在演出过程中随机应变,即兴表演。“小戏”轻松诙谐,通俗易懂,联系实际,吸引观众。

1946年林县解放以后,民间戏曲艺术逐步发展。上演了一大批经过整理的优秀传统剧目,新编排了一些反映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的现代题材的戏。,屏弃了猥亵的表演和不健康的内容,净化了戏台。新的繁荣的戏曲艺术成为人们认识社会的教材和娱乐的重要形式。

一、戏业团体

科班。旧时民间设立科班培养戏曲艺人。一般由较有名望的地方绅士(管主)出资,聘请戏路宽,有一定威望的演员执教。学员是十一二岁的少年,每班30人左右。教艺时间短则3年,长则5年。期满后随班演戏。因从小教戏育人,俗称窝班。

戏班。旧时民间艺人演戏的团体称戏班。班中有管主,多由公职官员或绅士担任,管主聘请出名艺人掌班。戏班规模一般二三十人。民国时期,林县戏班多达30余个,集中于城关、合涧、临淇、泽下、横水等乡。东岗、河顺人人班者甚多。横水村蔡老斌、蔡贵元父子办的“同盛班”供戏长达30余年。

搭班。旧时戏班多不固定,时聚时散,艺人为了生活便要凑伙演戏,谓之搭班。搭班的有四五人的,有六七人的。他们演戏是季节性的,一般一年两搭班,即收秋后至数九,过年后至暑伏。搭班者按季算帐,某人中途不愿干了,也得支到季头。也有的不到季节就偷溜的。俗语“七九六十三,戏子把眼翻,不给加股帐,咋哩不跳班?”说的就是这种搭班演员的状况。

训练班。1950年后,培养戏曲艺人的新的组织。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艺术水平,对学员的专业训练更加重视。训练班分村办、乡办、县办几种。经过驻班学习,多数学员能在唱念做打等方面打下扎实基础,县办训练班的学员大多能成为本县戏曲骨干。

剧团。分专业剧团、业余剧团两种。剧团演员一般50人左右。林县县办的专业剧团始于1940年,业余剧团都是村办的,始于1943年,除为本村演出外,还经常串村演出。1979年以来,全县农村业余剧团达60多个。无论戏台装备、服装道具,还是表演技艺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较出色的有东岗、古城、姚村、柳滩、大菜园、洪河、东掌、栗园、小坡、临淇、阳和、西赵村、任村、曲山、郝家窑、三孝、马家山、下申街等村的业余剧团。

二、拜师学艺

旧时学戏的多是贫家子女,一般10岁左右开始学,以进科班为正统,亦有随戏班学的。拜师学艺要先请客送礼,找担保人,书写契约“学艺期间,管主包吃包住,掌班和老师有打骂罚权利,徒弟被车轧、马踩或逃跑、跳河、投井、上吊等与管主无关”。然后由掌班主持烧香磕头,正式确定师徒关系。

学徒称教师为师傅。学徒之间称同倌,有大同倌、二同倌等称呼。学徒见师傅要下跪问安,并每天给师傅倒便盆,撑炕迭被端饭。天热后给师傅扇扇,晚上给师父捶腿捶背,稍不随意,伸手即打,徒弟不准哭泣。学戏时,师傅教一句,徒弟学一句,有的师傅没有耐性,教几遍就不管了,再去问便要挨打,所以学徒之间就互相对句加深记忆。学徒在演出或生活中如有闪失,便遭打骂,不是让跪,就是打屁股。戏剧艺人学词记唱全凭口传身授,学艺十分困难。聪明的徒弟往往是趁师傅高兴时赶紧讨教几句,跟班演戏时仔细观察师傅表演,心中默记,或爬在幕沿偷学。许多出名演员都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下千辛万苦磨炼出来的。学徒学艺期满出师后,有的随师傅从艺,有的到别处搭班。

1950年以后,戏剧界取消了旧有的收徒习俗。师徒之间平等互爱,学员除学专业外,还学习文化和乐理知识等,两年即可进入排练,3年头上即登台演出。一般学3年后即为正式演员。

三、演戏场地

宋代林县民间演戏没有固定地点,没有戏台。集市演出多在宽敞之地围一圈栏杆,于栏内表演,有的连栏杆都不设,就地打个圆场表演。场上只设一屏风或一帷幕,或放一桌,十分简便。这种办法现在仍有人沿用。

明末清初,演出有了比较固定的场所。较大村庄和寺庙前都要划出一块宽阔地,筑土石抬高作戏台。一般戏班演出时都要用席或布幔围棚搭台,戏完拆除。

清康熙、乾隆年间,各大寺院广建戏楼,戏楼面朝寺庙大殿,以示人们对神灵的敬仰。

民国时期,林县民间对文娱生活要求有所提高,出现了富村建戏楼,穷村搭戏台的热潮。戏台较简单,也就是垒个没顶的土石高台。山区一些村庄习惯利用岸高势地块作戏台演出,岸下(台下)不设观众座位,人们看戏时或自带木凳,或以石为座,或席地而坐,外围观众站着看。

四、民间写戏

写戏,也叫做定戏,即村里派代表找戏班某月某日到某村演戏。戏班到某村演戏叫赶台口。1949年以前,写戏人和戏班都要先立合同。合同写明“×××写×××戏班,从×月×日起,×月×日灯下止,风雨无阻,风雨不补,官不补”。即只要开场戏演过,因刮风下雨中止照付戏钱;中间因官府所指戏目而变,不再补演原戏目。1950年后的写戏合同,仍沿用旧俗,所演戏目,均是写戏人和戏班当日确定。

演戏前,戏班的乐家均要敲打3遍,民间称“吵台”。每遍约5分钟。一是为了召集观众,二是为了催促演员化妆。3遍锣鼓后,约停5分钟,即正式开演。 民间写戏,一般有八种情况

1、神庙戏

就是给神唱的戏。这是旧时戏曲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凡遇庙会都要演戏,一个庙为一个社,有的一村一社,有的几个村为一社。社有社头,社头负责演戏事宜。数村一社的,社头由各村轮流担任。

小店乡望仙桥庙会每年4次,唱4回戏,该社由4个村组成。讲定二月十九会由小店村当社头,四月初一会由三井村当社头。七月十五会由桂林村当社头,十月十五会由董街村当社头。演神庙戏神必须到位。大的寺庙前有戏楼不必请神;戏台距庙神远的,社头就要求戏班子去请神。请神时由戏班场面人员敲锣打鼓,吹吹打打,社里抬一“轿”(一把椅子)到庙里烧香祷告,将神位请进轿时,抬回戏台下面正前,设案供奉。演完戏再将神位放回庙内。 有的村上怕在演戏时刮大风,则在台下正前摆上一排椅子,说是请风神和玉帝看戏,让这些神们保证演出顺利。

2、堂戏,亦称院戏

旧时富裕人家为了家里平安无事,来年发财,就把戏班请到家院,给财神、家堂神唱戏。也有的是在家里许下了愿,还愿时就在家演戏,还有为庆寿等演堂戏的。堂戏的演出视戏价高低确定演员多少和戏目长短。价高者去十几人,化妆穿箱,演上几出小戏或折子戏,多演“铜锤换玉带”、“敬德背靴”等。价低者则去两三个演员,唱3出戏。

3、还愿戏

求子、乞雨、病好、做买卖、外出包工、打官司等如愿以偿,认为是神仙功德而报恩演戏。这类戏在开演前,社头或许愿人蒸大花糕于神位前供奉,向神报告演戏原由,燃放鞭炮,尔后开戏。演出结束后还要放鞭炮。

4、祝寿戏

旧时有名望的人家和富户,遇长辈六十、七十、八十寿辰,即请戏班唱戏以祝贺。今仍有此习。

5、贺喜戏

有的人家生了男孩、儿女结婚、孩子上大学、新房落成、农业丰收、副业兴旺等,就要演戏祝贺。有一家单演、几家合演等形式,有的由村上出面请剧团来演出。

6、加官戏

旧时,戏班演出时看到台下坐着有官职身份的人看戏,即停止演出正戏,从后场出来一个戴鬼脸的(传为魏征),身穿红官衣,头戴相纱,手持笏板和3尺多长的红布(纸)条,在台上转几个圈,然后走到台左、右角高喊“给×××老爷加官!”并展示红布条,上书“天官赐福”或“一品当朝”字样,这时,台下×××官员听到后即让侍从把钱放到盘中端上戏台,戏班接住钱后便增演一出加官戏。戏班这样做,一是讨好地方官员绅士,望其给戏班行方便或捧场;二是可以得到一点额外收入。官员对戏班抬举自己的举动一般都满意。

7、赔情戏

旧时打输官司或伤了人命,或在其他方面欠了人情,即请戏班唱戏3天,以疏能关系。和解前冤。

8、竣工戏

大型工程竣工后,为表祝贺,一般要演戏。1965年4月,红旗渠总干渠通水典礼时,邀请县豫剧一团在红英汇流,县四股弦剧团在分水岭,安阳地区豫剧团在夺丰渡槽3个重点工程处演出。1978年东姚乡十大沟村公路隧洞通车,请县豫剧二团演出3天祝贺。

五、戏业信仰

新建的戏台第一次使用前,都要搞一个复杂的仪式,俗称“破台”。尤其是台口朝西的戏台,被称作“白虎台”,认为易出事故,必须杀鸡淋血破凶后才能使用,此称破台。破台时,由一名唱脸子的演员化妆,头戴红毡帽,身穿黑袍袄,外罩红兵坎,提一只肥大的白公鸡,后跟随化妆的铡刀手(掂菜刀)、火炬手(点火把)、老鸡爷(持哀仗)、财神(持神鞭)、虎相(持钢鞭)等,在四大扇、尖子号、三眼铳、鞭炮声中,将鸡头剁下,绕台3圈,将鸡血洒在四周,然后将剁下的鸡头用大铁钉钉在台口上方正中。破台后,公鸡属杀鸡人吃,台主拿出一石粮酬谢破台人。此俗至今仍有,但简单多了。否则剧团认为不吉,不予演出。

戏班崇拜郎神,将郎神视为“祖师爷”敬奉。郎神是用木头做成的安有活胳膊活腿的彩娃,每到一地演出。开场前掌班就将郎神置于后台正中,率全体人员给郎神磕头烧香、主要演员出场前也要到郎神前磕一个头,求神保佑其平安、不丢彩。每年的大年初一和八月十五是敬郎神日。

大年初一三更天,趁月黑人静,掌班的和主要演员怀抱郎神到村外最偏僻,最阴森的地方去请郎神,如果路上遇到狼和兔子,认为该年台口不定,东一个西一个乱跑。如遇上猪羊,就认为是好兆头,一年台口多,且在附近。这班人持郎神到达目的地后,掌班持郎神居中,其他人围在四周乱吹乱打,乱唱乱喊一阵,掌班将郎神背后的一个小木孔用手捂住,再用纸糊住,说是妖魔鬼怪被人赶的无处可走,被郎神收住了,一年之中戏班可平安无事了。八月十五,戏班要在开演前举行敬郎神仪式,于戏台前台正中设郎神位牌,上空设5条纸龙,并悬挂一个茄子,上插8根小木棒,说是蜘蛛。此时,戏台暂不点烘灯,全用蜡烛照亮,掌班主持焚香点表,全体演员在郎神前磕头叩拜。1950年以后,这些做法渐渐消失了。

给小孩画脸。

戏班(剧团)每到一地演出,妇女、老婆抱着小孩到后台让“红脸”给小孩扮脸。他们认为唱戏的是五郎神,阎王爷不要五郎神给画脸的小孩,小孩能长命百岁。画过脸后,有的给演员钱,有的给红布条。甚至有的还要找“红黑脸”将小孩认作干儿、干女,盼子吉祥。此俗流传至今。(文章数据系70年代前业余剧团兴盛时期)

Copyright © 2016-2025 一起烘焙网【Yiqihongbei.com】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