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周庄古镇阿婆茶的传说
千年古镇周庄茶文化的历史也很悠久,长期以来,周庄方圆数公里都流传着饮茶的习俗。以茶而论,就分“讲茶”、“喜茶”、“春茶”、“满月茶”等,而其中尤以“阿婆茶”最为有名。
在水乡周庄流传着吃阿婆茶的习俗,农村更为盛行,更有特色。
每当田里农忙完工,村里的每家每户便要喊吃茶,今天这家,明天那户,一家家地挨着轮。那都是婆婆、婶婶们的事,叔伯公公男人们是从不参加的。她们聚在一起,叽叽喳喳,谈这谈那,做着针线,拉着家常。嘴喝了,喝口茶。这就叫吃“阿婆茶”。
阿婆茶的传说之一阿蒲说
据说,很早很早以前,风景秀丽的淀山湖中有一座美丽的山,山上的风景可迷人了。看了不禁让人心旷神怡,一个叫阿蒲的人就住在这风景如画的山上。他在山上种了许多他心爱的朋友――茶树,碧绿碧绿的,可好看了。
阿蒲是一位诚实,善良,心肠好的老婆婆。每年春季采茶的时候,阿蒲总会带上她的茶叶到四处走一走。路经商榻时,她看见一群穷苦的乡亲们,就顺手送了一些茶叶给他们。以后每年都这样做。到了冬天,阿蒲就回到那迷人的山上。与茶叶朋友相伴“冬眠”了。
从那以后,商榻就有了茶叶,乡亲们也开始用茶解渴的习惯了。后来。几经沧桑,淀山湖中那秀丽的山就不知去向,只留下水平如镜、碧绿碧绿的淀山湖。阿蒲老人也不知去了哪里,成了商榻儿女永远的不解之迷。这喝茶的习俗却在商榻“生根发芽”了,牢牢扎在我们心中,一代一代传下去。
人们为了纪念这好心肠的阿蒲婆婆,就把喝茶叫做“阿蒲茶”。后来,觉得这样直呼其名,不太尊重老婆婆,就大胆的把“蒲”改成了“婆”。从此商榻人喝茶又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阿婆茶。
阿婆茶的传说之二金口说
据说,乾隆年问,皇帝带着几名大内侍卫来到江南小镇――商榻。那天,太阳都快把田园大地晒得干枯了。乾隆和侍卫们口干舌燥,精疲力竭,但就是找不到喝茶的地方。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乾隆看见对面一个屋子里有一帮老妈妈正津津有味地喝着茶,她们手举着杯子。品着香茶,有的还在嗑着瓜子呢?皇帝看见如此情景,便叫侍卫飞奔过去。侍卫边跑边想,呀,太棒了,有水喝了。
老妈妈们不知道身旁站着的是至高无尚的皇帝,而皇帝因口渴得厉害,匆忙间把“阿婆,喝口茶好吗?”说成了“阿婆,茶”。
那些阿婆们以为那人是一个不懂礼貌的,所以犹豫不决。可他们看这一身高贵的打扮,想必也是富家子弟,就把茶递了过去。原因是怕得罪不起。
皇帝接过茶,咕嘟咕嘟地喝了起来,杯子里的水还不时地往外流,从他的嘴里流到下巴,又从下巴流到了脖子,,他用飞快的速度把茶喝完。之后。又向阿婆要了几杯给侍卫,并诚恳地对那些老妈妈说了声“谢谢”。
后来,人们才知道前来讨茶的是乾隆皇帝,于是就把“吃茶”叫做了“阿婆茶”。
阿婆茶的传说之三庙会说
石人庙位于商榻急水港的南岸。这座庙与大多数的庙不同,大雄宝殿的正门朝东。为何要朝东昵?因为在它的东面有个烟波浩淼淀山湖,朝东意为是保佑进出淀山湖的渔船、商船平安。石人庙的名声很大,商榻的村民和过路的商船都要进庙烧香拜佛,以求平安。
烧香拜佛的人很多,但规模最大的要算庚申日。庚申日是按天干地支排算,六十天是一个周期。在那一天,那些老婆婆们都带着上香烛和供奉用的食品,如糕点、水果和咸菜等,三五个人家合摇一只小船,从各自的村庄出发。每逢庚申日,急水港边泊满了小木船,石人庙人山人海,那一天戏班子也前去唱戏,场面非常热闹。庙里的和尚对香客招待的是清茶一碗。据说,那一碗普通的茶十分的灵验,有求必应,能保平安。为了喝到那一碗茶,香客们耐心等待,不吃到是不肯起锚上船回家的。
庚申日又到了,老婆婆们又和往常一样,准备好了香烛和供奉食品,准备前往石人庙。谁知天气突变,狂风大作,闪电雷鸣。这种天气是过不了急水港的。这可急坏了老婆婆们,可是也没有办法,只得等下一个庚申日了。六十天过去了,庚申日到了,老婆婆们那里料到,又是这种天气。令人更想不到的是,连续几年,每逢庚申日,天气总是不好。这可急坏了老婆婆们,也急坏了石人庙里的和尚,该怎么办呢?
后来有一高僧路过石人庙,为人们指点迷津。他说庚申日如遇天气不好,不来石人庙也无妨,只要平日里到庙里求点茶叶回去,自家泡了喝,也一样可保平安。于是,每遇庚申日天气不好,老婆婆们便聚在一块儿。点上香烛在家拜佛――还要泡一碗从石人庙里求来的茶,以求平安。不知不觉问,老婆婆们聚在一起喝茶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商榻的人们就叫它“阿婆茶”。
俗话说“未吃阿婆茶,不算到周庄。”在周庄喝过“阿婆茶”的人才能品出水乡古镇的韵味来。
周庄人喝“阿婆茶”源远流长,如今深宅大院里珍藏着的青花瓷盖茶碗、玲珑精巧的茶盅、古朴典雅的茶壶以及釉色光亮的茶盘。都足以证明“阿婆茶”的悠久历史。
吃阿婆茶是比较讲究的,十分重视水质、茶点。水一定要用河里打来的活水,水壶往往是祖上传下来的铜吊。炉子是用烂泥稻草和稀后涂成的,叫风炉。据说可以省柴,烧起来又快。用干菜箕柴炖茶,火烧得烈烈的,很旺,铜吊里“嗵嗵”地热气直冒。一边吃、一边炖,如此那茶才酽、才香,真是别有一番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