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宗教面具

生活百科 2022-07-03 08:21www.yiqihongbei.com生活小妙招

西藏面具大致分为宗教、民间两大类。宗教面具所占比例较大,可分为本尊、护法神及伴属神(又称随从者)三类。一部分宗教面具用于跳神等表演,一部分悬挂在寺庙,两者用途不同,但本身的区别不大。

西藏的宗教面具可以说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寄托了很多美好的愿望。而民间面具也富有宗教的内在含义,这一现象也是因为西藏特殊的文化背景。宗教面具与民间面具相辅相成,在丰富百姓生活的也作为一种传统文化长期保存下来。

宗教面具的来源

西藏宗教面具历史悠远,原始的信仰为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提供了土壤。西藏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张鹰说吐蕃先民认为,天上、地上、地下居住着各种鬼怪和神灵,它们掌握着大自然和人类的命运,只有通过对神灵的膜拜祭供,才能摆脱人生的苦难。在松赞干布时期,每年到了农业收成期时,都会举行一次比较大型的跳神活动。最开始是不戴面具的,各村会选出一个所谓通灵的人,将他们组织在一起,就像现在望果节一样在田间地头跳舞,祈求神灵赐福于人间。

据张鹰介绍,跳神这种舞蹈在阿里日土县的古岩画中就有表现;在公元779年桑耶寺的落成典礼上也跳起了戴面具的似兽舞。而跳神中使用的面具,是莲花生大师结合了西藏的土风舞和佛教密宗的金刚舞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神舞所戴的面具。

在跳神中,每个寺庙根据护法神的不同,设置不同的面具,本身区别不大,风格也很相近。还有一些地方神、本尊神等,也加入到跳神中。其实宗教面具也是从民间源起,不断丰富。

宗教面具还有一种是专门悬挂在寺庙中的,平日里享受寺庙的香火,不受风吹雨淋,很多制作精美的面具得以完整保存下来。它的兴起与佛教传播和寺院的兴建密切相关。在萨迦寺中供奉的黑色依怙面具是由一位印度祖师几经传承,传到萨迦第一位僧院长贡嘎宁布手中,作为萨迦教所崇拜的天神而悬挂于寺院,也是萨迦神舞的主要登场人物。

提到萨迦寺的跳神,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传说有一个女鬼叫做巴姆,长得非常漂亮,但经常祸害人间,后来被萨迦法王收服后成为了护法神。每年萨迦寺都会举行冬季跳神,在表演时会有扮演萨迦巴姆的人上场,因为受当地气候的影响,每天下午固定的时段都会刮起风,萨迦巴姆刚好是伴随着风上场,那场面真是非常壮观。

宗教面具的表现内容

西藏宗教面具所表现的内容多种多样有各类佛像、菩萨像、天王等的忿怒护法相等,还有西藏本土宗教苯教中的一些鬼怪、神灵。,外来文化中的一些内容也会体现在宗教面具中。

张鹰对西藏文化也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其实西藏文化吸取了百家所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西藏本土文化不但融合了汉族文化、印度文化,还将一些西方文化纳入其中,真的是百家争鸣。宗教面具也是这样,像在内地看到的寿星、仙女等在西藏的宗教面具中也能看到。

宗教面具的制作非常讲究,一些较大的寺庙都有制作面具的艺匠。这些艺匠就像寺庙中的一员,一直会为寺庙服务,每年定期制作一些面具供奉在寺庙里,而一般百姓家里不会有这些面具。

可以说,西藏宗教面具的形成,是原始巫文化的延伸,是民间信仰向正规宗教文化的转移。宗教面具不仅要从外观上显示神的威严与庄重,更重要的是必须具有神佛的灵气。民间艺人认为,制作宗教面具的人要有一定的学识及高尚的品德,还要按照严格的比例和要求,不得随意改变,二者缺一,都可能使面具失去灵气。

在跳神和悬挂的面具中,很多造型比较夸张,张鹰认为其实这些面具大多代表着智慧、美貌、神灵的化身宗教面具要给人庄重威严的感觉,而护法神大多是面目狰狞的造型,因为这样可以使鬼怪感到害怕,而善良的人看到他们并不这样觉得,反而会认为这些护法神是智慧、权威的化身,看起来自然不会感觉到害怕了。

在跳神中,串场人物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跳神是庄重严肃的宗教活动,但场上有时难免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如表演者手中道具脱落、服饰面具没有系好等,这时串场人物便充当神众的侍从,应急处理。串场人物是唯一不受限制的角色,他除了充当侍从,还有维持秩序和调节气氛的任务。两个节目衔接的间隙,串场人物出场进行滑稽表演,深受观众喜爱。

Copyright © 2016-2025 一起烘焙网【Yiqihongbei.com】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