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蓬莱传说
蓬莱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地处胶东半岛最北端,传说中的蓬莱,自古就被誉为“人间仙境”,也被称为“休闲天堂”、“美酒之乡”。其也是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
蓬莱山,又称为蓬莱、蓬山、蓬丘、蓬壶、蓬莱仙岛等。蓬莱起源于海上三神山的传说,那只是人们对海市蜃楼的一种敬畏,无法理解的现象只能用神明替代。
中国神话传说渤海中有三座神山蓬莱、瀛州、方丈,为神仙居住的地方,自古便是秦始皇、汉武帝求仙访药之处。
蓬莱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历史文化名城。蓬莱作为神山的名字,始于战国时期,《山海经·海内北经》中记载“蓬莱山在海中,上有仙人,宫室皆以金玉为之,鸟兽尽白,望之如云,在渤海中也”。《史记·武帝纪》记载“建章宫中,建大液,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像海中神山龟鱼之属”。从齐威王开始,到秦皇汉武求仙活动的热潮迭起,广泛传颂着各类的神话传说。
从前,由于海市频频出现,老百姓便传说渤海中有三座神山,山上的东西都是白色的,宫殿是纯金白银打造的,山上有许多参天大树,结的果实吃了能长生不老。秦始皇为了让自己一统万年,便慕名来到这里求长生不老药。他站在海边,眺望大海,看见海的尽头有一片红光,就问随行的方士说那是什么,方士回答说,那就是仙岛。秦始皇非常高兴,又问仙岛叫什么名子。方士一时无法回答,忽然看见海中漂浮着水草,灵机一动,就用水草作了名字说叫“蓬莱”,蓬莱就成了“仙境”的代名词。
蓬莱传说分为四大类“蓬莱仙境”由来的传说,如蓬草蒿莱、方士寻仙等;寻仙、求药类的传说,如不死药与蓬莱仙人、秦皇东寻等;仙人居住类的传说,如八仙过海传说、老君说道的传说、七仙女的传说等;地名类的传说,如遇驾夼、卧鹿村、觅鹿夼村、仙人脚李家村由来的传说等等。
蓬莱阁下有条画河,河上有会仙桥、迎仙桥、来宾桥、迎宾桥等9座古桥。传说有九名神丐在此落脚,其中八个是瞎子,剩那一个还只有一只眼,出去时一只眼乞丐在前面领路,其余八位一个扶一个肩膀,看似迟缓,但你想追赶,快马也追不上。他们白天在集市上行乞,夜晚就睡在来宾桥下。这九位神丐曾在蓬莱城外种植槐、枣、柳、桃,为后人留下了绿荫和果香,后人把这九位神丐称做“一目九仙”。
蓬莱许多村名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公元644年,唐太宗率军攻打高丽,途中经过蓬莱南部山区一个小村庄,村民有幸遇见皇上圣驾,非常高兴,于是请皇上赐名,于是就有了遇驾夼这个村名。唐太宗将兵马驻扎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天太宗在山上骑马打猎,这时天下起大雪,忽然发现一只美丽的梅花鹿,太宗挽弓搭箭,一箭射中,梅花鹿带着箭逃走,后来卧鹿的地方,就取名为卧鹿村。太宗一路追逐受伤的梅花鹿,当追到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山沟里时,受伤的鹿突然不见了,太宗下马寻鹿,突然寿星老在天空出现道“李世民,莫伤我坐骑,我保你东征取胜。”唐太宗急忙下拜道“小王糊涂,再也不敢在蓬莱仙境造次。”后来,唐太宗东征取胜,这个村便留下了觅鹿夼这个村名。
蓬莱传说具有广泛的参与群体,也有广泛的听众。千百年来,它以源远流长的神仙文化为基础,充满了瑰丽神奇的色彩,融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代代相传。
蓬莱传说 汉武帝王寻仙
秦汉两代是帝王求仙的高峰时期。秦始皇崇拜神仙,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在他四次巡游山东沿海的过程中,每至八神祭祠均要顶礼膜拜。据《史记• 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28 年前,有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上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派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徐市即徐福,公元前210 年,被秦始皇派遣率童男童女三千入海求仙。为使徐福一行在求仙的航途中免“为大蛟鱼所苦”,甚至不惜以一代帝王之尊,亲自乘船下海,“自以弩候大鱼射之”。后世传说徐福因寻仙未果无法向秦始皇交待,去了日本。《史记•淮南王衡山王列传》说秦始皇对他“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
到了汉武帝时,求仙船和求仙人数之多,出海时间之长,都超过了秦始皇时期,而且还试图对求仙船的下落、求仙结果进行考察。汉武帝甚至想亲自乘船从登州渡海求仙,第一次为群臣谏止,第二次是苦谏也不听,无奈天不作美,风涛十余日,才不得不作罢。应该说,汉武帝的求仙之切,比起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 史记》 、《 汉书》 记载.汉武帝海上巡幸活动约有八次,历时23 年,证及其他资料,几乎每次都到达了登州.这是因为那时的方士们认为蓬莱仙山大体应在今蓬莱以北的海上(因海市之故)。汉元鼎五年(前112 年)三月,汉武帝临幸海上,“益发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蓬莱神人”(《史记• 孝武本记》)。元封元年(前110 年), “方士更言通莱诸神山若将可得… … 乃复至海上望,冀通蓬莱焉”(<<史记• 孝武本记>>)。太初元年(前104 年)十二月又“临渤海,将以望祠通莱之属’, (《汉书• 郊祀志》)。太初三年(前102 年)“东还海上,考入海及方士求神者”, 莫验,然益遣(求仙船和求仙人), (《 史记• 孝武本记》 )。
,汉武帝的求仙活动终归要以失败告终。于是.太初元年(前104 年),他在第五次巡幸海上到达登州时,命人筑城一座,称之为“蓬莱”,以聊充渴肠.从此,人世间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地名一一蓬莱。史书、志书对此有多处记载。明人注唐代杜佑《通典》 “汉武帝于此望海中蓬莱山,因筑城以为名。”不过,汉武帝临死前两年终于幡然醒悟“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于是“悉罢方士求仙事”,为秦汉求仙热潮画上了句号。
可见,正是因为汉武帝的寻仙活动,才有了“蓬莱”地名的由来。
“蓬莱”作为地名(而不是神山名),最早有文字可考的见于唐代杜佑的《 通典》 “汉武帝于此望海中蓬莱山.因筑城以为名。”,汉武帝确曾于太初元年吸前104 年)东巡至遭莱,说他望神山不遇,筑一座小城命名为“蓬莱”,聊以自慰,这说法似乎可信一是至今未见汉代以前的典籍中有“蓬莱”作为地名出现的;二是据清代《蓬莱县志》 载,蓬莱旧城鼓楼(址在今画河桥西50 米处)的前身为古城东门,为汉武帝登临望海处。
秦汉求仙是那一时期社会的重大事件,且不论它对社会进步起了怎样的作用,从产生的实际效应看,仪式促进了山东沿海(尤其古登州港)港行事业的发展;二是“蓬莱”作为仙境、仙乡的代名词被固定了下来;三是有了一个以仙境蓬莱命名的小城——蓬莱城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蓬莱”作为神山名,是战国时代的方士们叫响的;而作为实实在在的地名,则应当始于汉代。我们应当感谢汉武帝,是他把神山的名字送给了这方土地,为后人留下了无边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