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栖霞岗山传说

生活百科 2022-07-03 08:21www.yiqihongbei.com生活小妙招

岗山,原名“钢儿山”,坐落于栖霞市官道镇西北,是莱阳、招远、栖霞三市的交界处。“岗山”这个名字是在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由唐太宗李世民册封的,并在山上修建了寺院,赐名“岗山寺”。岗山寺历经唐、宋、元、明四个朝代800多年,宋末元初时期最为兴盛。而关于岗山的传说也随着寺院的兴衰起伏越来越多,被当地百姓口口相传,流传至今。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且具有岗山传奇色彩的当属“唐王征东筑冢封岗山”和“岗山上的和尚——罢了”这个两个传说了。

“唐王东征筑冢封岗山”讲的是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世民率大军师出潼关,进军山东半岛,驻扎在岗山西侧山脚下的古城,并在岗山上设下岗哨,但在争夺岗山的战役中,因触犯了地名(在古代征战非常忌讳地名),李世民痛失三名爱将。

柴绍(李世民的姐夫)阵亡在燃柴岭。主将铁玉误入死谷,当他听说此山名为钢儿山,知其气数已尽,被乱箭射死在岗山上。

先行官侦察将军李玉瓶,被番军卡住出口,无退路,战死在盆口峪。

李世民忍痛下令就地安葬士兵们的尸体,东征大军进行了隆重的葬礼。士兵每人一把土撒向遗骨,以示怀念并以此来迷惑敌人。一夜之间,在岗山前东至栖霞臧家庄镇的马陵冢及桃村一带,西至招远的道头,东西长达百余里,组成了成千个大土坟,光有名的土冢就有七十二座。后来在追杀逃兵去往蓬莱的路上,又建有十里一大冢,五里一小冢,作为征战旅途的标志。

征战结束后,在名臣魏徵的提议下,唐太宗赐封山名“岗山”,并下令在此(大顶子和武神顶两个最高山头之间)建筑庙宇供奉为国捐躯的亡灵,赐名岗山寺。

岗山寺自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动工,至显庆一年(公元656年)落成,兴盛时期在庙僧众达800之多,建有大殿、藏经楼等,曾是胶东半岛潍坊以东地区的佛教中心。和尚们在山前花园东西两侧开垦了三千余亩土地,寺院兴盛,声誉颇高。元末时期寺院开始败落,寺院破损不堪,田园荒废无人管理,僧人们经常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逐渐染上了欺男霸女的恶习。但因岗山是皇上封的,当地的地方官想管也管不了。

明朝天启年间,东海一位进京赶考的举子路过官道时遭遇这伙恶僧,随身财物被一扫而光,又遭毒打,无力赴京应试。第二年举人赴京殿试时,被主考大人查得曾经上科缺考,询问之后得知一切。刑部获知后十分恼火,因牵扯前朝皇封的寺院,不敢怠慢,速将此事禀报圣上。皇上考虑到此案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用不着当朝过问,更犯不上让皇帝亲自处理,由当地县令自断就是了。于是随口说了句“罢啦!”不料,被刑部官员听成“耙了”。于是,岗山寺庙里那几个作恶的僧人便被耕地的铁齿耙处了极刑。从此,民间便留下了“岗山耙和尚”的典故。在当地,每当人们想放弃某件事时,都会把手一摆,说“岗山上的和尚——罢啦!”

岗山的传说众多,流传甚广,以弘扬正气为主题,为研究历史文化留下了有力的佐证。

Copyright © 2016-2025 一起烘焙网【Yiqihongbei.com】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