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饶中赵鼓乐
锣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其历史悠久,分布极广。相传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有鸣锣击鼓取乐的传统,并把它引入了军事领域,以振奋斗志。锣鼓乐器,不但应用于戏剧舞台之上,更是民间不可或缺的道具,无论是玩龙灯、跑旱船、还是踩高跷、扭秧歌都离不开这些乐器的助威、助兴。
广饶县乐安街道中赵村有一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赵鼓乐,它的演奏极具地方特色,鼓点有力,花锤节奏时而舒缓、时而激昂,全身抖动配合鼓点,让人感到抑扬顿挫,跌宕有致,耐人寻味。
赵家大鼓发源地是广饶县乐安街道中赵村(原名赵家村),自明末清初以来形成独特的风格和韵味。大鼓音调穿插变化,花样翻新,鼓点彪悍,节奏优美,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被列入东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早在清光绪二十二年,即公元1896年,赵家村敲的锣鼓乐谱就因别具格调,名扬四海;至1987年在长达近百年的时间里有闹花船、玉狮子、绿狮子等相继登上舞台。传至民国二十四年,即公元1935年早已红遍大江南北,鼓手赵经通,锣手赵会林等更是家喻户晓。
抗战时期赵家大鼓更成为鼓舞战士斗志,庆祝凯旋的利器。
建国后在党和政府关怀下,赵家大鼓得到很好的传承、发展和弘扬。赵来时、赵可仕、杨长修等相继接过赵家大鼓的大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赵家大鼓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重点扶持。村民排练、学习全套的《锣鼓乐谱》,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通过村民的挖掘、整理、传承,使得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
,近年来,随着老一辈打鼓者的年龄越来越大,能系统地掌握并全套打出中赵大鼓乐谱的人越来越少,这让赵鼓乐的第五代传人方永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弘扬和宣传中赵鼓乐,方永利与第四代传人杨长修经过9年不懈努力,共挖掘、搜集、整理了《青龙过江》、《八仙过海》、《闹花船》、《九龙翻身》、《玉狮子》等21套完整的“中赵鼓乐”乐谱;还创作了《东营颂》、《广饶颂》等锣鼓乐谱。对于这些乐谱,他没有私存起来,而是对大鼓爱好者有要必给。现在,天津、潍坊等地的大鼓爱好者手里,都有“中赵锣鼓”乐谱。目前,《赵家大鼓鼓谱》已被东营市方志馆作为东营市文化资源的重要内容收藏。
“不能让敲了400多年的大鼓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失传,传承中赵鼓乐,也算我们给子孙后代留下的一点财富,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打出中赵鼓乐。”在中赵鼓乐传承的路上,方永利说要继续普及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鼓乐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