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习俗】
“立秋”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早在3000年前,古人就有“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的仪式,且习俗众多。时至今日,我国民间仍有在立秋这天“贴秋膘”“咬秋”等习俗。
伏天人们胃口普遍较差,食欲不振,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瘦了就要“补”,而“补”的办法就是到立秋这天“贴秋膘”,吃美食佳肴,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吃肘子,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等。除“贴秋膘”外,我国民间立秋日还有食饺子、祭祀土地神、插戴楸叶等习俗。
古人把“立秋”当做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非常重视。在中国古代,立秋这天有许多迎秋的礼俗。周朝时,天子要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京城西郊去迎秋,举行祭祀仪式。
东汉时,洛阳城里的百官,在立秋这天穿上黑领缘的内衣和白色的外衣,到城外西郊迎秋,礼毕换上红色的衣服,而后斩牲于东城门,以荐陵庙。将士也开始操练兵法,比赛骑射,并准备武事以捍卫国家。,不论朝廷或民间,在立秋收成后,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祭拜,一方面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则尝试新收成的米谷,以庆祝五谷丰登。
宋代皇家习俗,“立秋”这天要把放在外面的盆栽梧桐移到宫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会高奏“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时节,我国民间种种饶有趣味的习俗,表现了人们祈求身体健康、驱邪消病、期盼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也给这个岁时节日增添了丰富多样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