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倡导粗粮饮食,因为粗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人体来说裨益甚多。最长食用的方式就是熬一锅杂粮粥,杂粮也要因人而异食用。
常吃粗粮有四大好处
保护牙齿
粗粮可以让人产生更多的咀嚼动作,细嚼对促进颌骨的发育、预防牙齿疾病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细嚼可以减少龋齿的发生。牙齿的咀嚼表面并不是一个光滑的平面,而是凹凸不平的,有许多沟裂,不容易保持清洁。咀嚼时的摩擦作用,可使牙齿表面受到唾液的冲洗,增强牙面的自洁作用,减少龋齿的发生。
增长智力
据国外研究,咀嚼粗粮等耐嚼品时通过下颌关节运动,使脑部血液循环畅通,加强大脑皮质的活化,从而起到预防大脑老化和老年性痴呆的作用。咀嚼动作锻炼脸部肌肉的,也可以间接地刺激大脑,使血液源源不断地输往脑部。脑细胞信息往来频繁,由于刺激作用,脑的激素分泌增多,大脑的思维能力和工作效率就会显著提高。
与正常老人相比,痴呆老人所拥有的自己的恒牙越少,义齿的使用率越低,咀嚼力越弱,痴呆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抗痛经
外国的研究显示,女性痛经与体内缺乏镁元素有关系。镁元素有助于激活体内多种酶,参与蛋白质合成、肌肉收缩和体温调节。,镁还影响人的情绪,镁的缺乏也会使人情绪趋于紧张,从而增加紧张激素的分泌,导致痛经的发生率增加。有很多粗粮皆为含镁丰富的食物,比如荞麦、小米、玉米,黄豆、豌豆等等。所以有关专家建议痛经患者在预防上除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合理睡眠外,还应在膳食中增加含镁丰富的粗粮或者其他食物,以提高人体组织含镁浓度。
抵抗衰老
什么会让人老化,从某种意义上说精致的糖类是人类老化的“罪魁祸首”。而粗粮中却富含B族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和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清肠排毒,滋润肌肤,保护心血管,促进消化,强健骨骼。杂粮还具有很强的饱腹感,对控制进食量、减肥瘦身大有益处。
让粥更好喝 要考虑食材选择
很多人会考虑到杂粮粥里“食物相克”的影响。实际上,各种粮食之间并未发现有什么冲突之处,但它们配合在一起是否好喝,是否适合某个人的具体情况,倒是的确有一些需要考虑的地方。
要想让粥好喝,质地和香气宜人,通常可以考虑3个方面的食材选择
第一类,改善质地。富含淀粉的豆类不宜超过一半,因为它们没有粘性。需要配合糙米、红粳米、黑粳米、小米之类有正常粘性的食材,再加上燕麦、大黄米、紫糯米等糯性的食材。这样就不会有豆子沉在下面而清汤水在上面的问题了。
第二类,改善香味。加入花生、白芝麻、黑芝麻、松子仁、瓜子仁等食材,可以让粥的香气更浓。
第三类,增加甜味。加入大枣、小枣、桂圆肉、葡萄干、枸杞、百合、去芯莲子等,可以让粥增加甜香味道。
小孩子在1岁以后就可以接触杂粮豆类,先从糊糊开始,等牙齿慢慢长齐,2岁左右就可以喝杂粮豆粥。给孩子喝的粥要煮软一点,可以在粥碗的上面加少量切碎的坚果仁和水果干(幼儿吃颗粒状食品时应注意看护,避免说笑打闹时呛入气管造成窒息),增加香甜的气息,帮助他们高高兴兴地把这种健康食品吃下去。
,针对不同身体状况的人,食材的配合也可以进行调整。喝杂粮粥的主要目标有几个身体虚弱或胃肠不好的人喝粥主要是想照顾消化功能,增加营养供应;减肥的人主要是想增大食物体积,减少干物质摄入,又不容易饥饿;三高人士喝粥主要是想增加膳食纤维,控制血糖和血脂。总体而言,第一个目标属于一类,而第二个和第三个目标大致属于另一类。
身体虚弱和消化不良的人,容易发生胃堵、胀气等情况,宜少用或不用黄豆、黑豆、绿豆等食材,因为它们消化起来的确比较辛苦,而且容易产气。其他杂豆占杂粮粥原料的比例不超过三分之一。如果有腹泻或便溏的情况,宜多用对肠道刺激非常小的糯米、大黄米、小米、山药、莲子等容易消化的食材,还可以加入枣、葡萄干、桂圆干、枸杞之类水果干,以增加营养和美味。烹调之前最好经过8小时以上的充分浸泡,这样杂粮豆类煮后就会更加柔软,容易消化。
糖尿病人、高血脂患者的杂粮豆粥则相反。为了严格控制餐后血糖反应,必须使用一半以上的杂豆原料,包括红小豆、绿豆、芸豆、豌豆、蚕豆、鹰嘴豆、小扁豆等,因为按照同样淀粉含量相比,它们的餐后血糖反应特别低,多在30以下。花生、芝麻、莲子、百合等也都是低血糖反应食材。不要加入糯米、白米、大黄米、粘小米这类血糖反应过高的食材,少加枣和葡萄干等甜味食材,更不要加糖。宜用燕麦、大麦来增加粘稠感,因为它们富含有利于控制血脂和血糖的beta-葡聚糖,餐后血糖反应较低。
研究数据表明,单喝大米粥时,在健康人中测定的大米粥血糖指数可高达102,而加水煮烂的红小豆只有24;而一半红小豆加上一半精白米的混合粥,血糖指数就能降到73(周威,2010)。可见,需要控制血糖的人更适合喝加入豆类的谷豆混合粥。
减肥者和三高患者的杂粮豆粥,需要增加一点咀嚼口感,这样才有更低的血糖反应和更高的饱腹感。豆子可以泡得时间短一些,杂粮可以不浸泡,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当中,让粥的质地不过于软烂。浸泡杂粮的水也不要扔掉,因为其中含有泡出来的维生素、钾和多种抗氧化物质。
粗粮好处多多,但也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食用。
(健康饮食编辑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