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保质期并不是安全保障
保质期是消费者购买食品时最关注的信息。许多人把它当作了安全保障,觉得没过期就安全,过期了就有害。也经常有人问某某类食品的保质期是多长?为什么都是某某食品,这个厂家的比那个厂家的保质期要长?
这些想法和问题,都是源于对保质期的误解。
保质期的质并不一定是安全指标
每一种食物都有多种属性,比如外观、颜色、口感、味道、安全性等。当我们说一种食品合格的时候,指的是它在各方面都符合我们的要求。或者说,各方面都符合食品生产者对消费者的承诺。
所以,哪个指标最容易变得不合格,那么保质期就是保的哪个指标。比如热灌装的酸性食品、水分活度很低的食品、罐装食品、无菌包装的食品、冷冻食品等,这些食品中细菌和霉菌无法生长,所保的质就是风味和口感。它们即使过期了,也不会变得不安全。
而那些生鲜的食材,以及没有完全杀菌的食品,如果没有完全抑制细菌生长的措施(比如冷冻、真空、防腐剂等),变质的原因就往往是细菌生长。
保质期,并不是安全/有害的分界线
食品的变质是一个连续渐变的过程,不会看着保质期按照我们的指示变化&mdash&mdash它不会像许多人想的那样在保质期之前,老老实实待着;过了保质期,一下子就变成毒药了。
保质期是指在那个期限内,食品的任何一方面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这是厂家的一个承诺&mdash&mdash在此期限内,食品的风味、口感、安全性各方面都会有保证。如果出了问题,厂家需要负责。而过了保质期,并不意味着就坏了,只是厂家不再担保&mdash&mdash这跟买个电器,保质期可能是一年,并不意味着一年之后就坏了是一样的。
食品保质期谁来定?厂家自己
食品能够保存多长时间,跟食品的种类和配方有关,还跟生产工艺密切相关。同一种食品,技术好、生产规范的厂家可以实现更长的保质期。如果对同一类食品由监管部门设定同样的保质期,其实并不合理&mdash&mdash在国家许可的保质期内,生产控制不好的食品同样可能变坏。这样,一个符合国家保质期标准的食品,完全可能是变质的。而对于那些下功夫改进生产工艺以延长保质期的厂家,国家标准反倒起到了打击积极性的作用。
保质期保护的其实是厂商
许多人听说保质期是厂家自己定的,自然的反应就是那厂家乱标保质期怎么办?
实际上,保质期是告诉消费者我保证这个产品是合格的。如果不合格,那么厂家要被罚;如果造成消费者受害,那么厂家要赔偿。,如果过了保质期,那么产品出了问题,厂家就没有责任了。这种情况下,保质期相当于一个免责条款。
对于那些保的不是安全性,而是风味和口感的食品,如果过期了还在卖,消费者觉得产品不好吃而不再买,也还是厂家的损失。
不变质的前提是遵循厂家的保存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保质的前提是需要遵循厂家的保存要求。否则,在保质期内食品也可能变质,而厂家也没有责任了。比如说,鲜奶保质期两周,是指没有开封而且冷藏的前提下。如果已经开盖,或者放在室温下,那么就可能很快变质,而厂家对此也没有责任。
保质期是怎么定出来的呢?
对于厂家来说,保质期并不是越长越好。保质期过长,一方面可能带给消费者不新鲜滥用防腐剂等暗示,另一方面也可能增加产销循环的不确定性。
一般而言,是按照行业一般要求,或者跟经销商确定一个需要的保质期,然后研发人员通过改进配方、生产工艺等来设计产品。通常是把产品在设定的保存条件下保存(有时候也通过某种加速变质的保存条件来推算),每隔一段时间取样,测定各个关键的指标,看是否还在设定的标准范围内。如果在确定的保质期内,各个指标都可以接受,就用这个保质期;如果有某个指标变得不能接受,就继续改进配方或者生产工艺,直到保质期内各个指标都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