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牧场到餐桌,牛奶的营养丢哪儿了?
在你喝上牛奶之前,牛奶其实已经经历了一场冒险&mdash&mdash从牧场整装出发,被奶罐车载去工厂,经历各种机器加工,再送往货架,熬过长时间的等待,到达你的手中。而在这场冒险中,有不少营养神偷伺机而动,想要偷走牛奶的营养。
从牧场到工厂
微生物产生分解酶
打牛奶从奶牛身上挤出那一刻起,微生物就一直觊觎着牛奶的营养。在运输途中,某些嗜冷菌(假单胞菌属、黄杆菌属)会继续繁殖,并产生一些耐热的酶类,如蛋白酶、脂肪酶,它们将蛋白质、脂肪分解,增加蛋白质的不稳定性,使牛奶的酸度升高,甚至出现苦味、腐败味、沉淀和凝块。如果细菌芽孢总数、耐热芽孢总数过高,连加工都难以将其完全杀灭,剩余的芽孢将在成品的贮藏过程中逐渐转化为细菌,使乳制品腐败。
要避免微生物分解营养物质,要从源头做起。挤奶设备不清洁、手工挤奶、奶牛患有乳腺炎都会令牛奶中的病原微生物增加,合格的操作人员、养殖的规范和严格的监督必不可少。而控制运输的时间和温度也要注意,细菌数为6.9×104/ml的原料奶,在4℃的情况下运输9小时,细菌数要比运输3小时增加近6倍;对比4℃运输和常温(19℃)运输9小时,常温运输的细菌数要高出8倍。尽量缩短牧场与工厂间的距离,采用4℃全程冷链运输,能最大限度减少微生物的繁殖,也为削减高温加工步骤提供了基础。
从入料到成品
高温盯上蛋白
进入工厂后,牛奶需要经历加热灭菌的过程;被制成奶粉等乳制品的话,还需要进行高温喷雾干燥成粉等工序。高温对牛奶绝对是不怀好意的,会将牛奶中的蛋白质和乳糖结合在一起发生糖化反应。糖化反应前,乳清蛋白处于天然的小分子状态,人体消化酶可以很容易地接近蛋白质的剪切和水解位点,迅速将其分解为氨基酸吸收利用;而在糖化反应后,乳清蛋白因为糖基的加入体积变大,还隐藏了蛋白酶的酶切位点,造成吸收障碍。
由于糖化反应主要消耗蛋白质中的赖氨酸,过多的反应还会打破牛奶的氨基酸平衡,形成难利用的闭锁氨基酸,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所以在选择牛奶和乳制品时,可优先考虑加工温度低的产品。
从货架到餐桌
时间消磨营养素
当牛奶走出工厂,搬上货架时,还存在一个最大的敌人&mdash&mdash时间贮存时间越长,牛奶中一些营养素改变也越多。以脂肪酸为例,自生产完毕那一刻起,一直测定到第8天,牛奶饱和脂肪酸有升高趋势,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均有降低趋势,而被誉为脑黄金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也一直在下降。
牛奶中的维生素也会悄悄流失。冷藏储存的条件下,出厂后第9天,维生素C将损失25%~45%。如果采用透明瓶装保存,长时间照射光线还将对维生素B2造成破坏,只需25小时,维生素B2的含量就将跌去20%以上。
要对抗时间,最好的方式是选择出厂日期较近的牛奶和乳制品。在贮存产品时,应严格存于包装建议的温度下,尽量选择避光、阴凉、通风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