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功效与作用:脾胃虚弱食茯苓

健康饮食 2022-07-02 13:49www.yiqihongbei.com健康饮食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脾胃虚弱食茯苓

千年之松,下有茯苓。

&mdash&mdash《淮南子》

久服安魂养神&#65040不饥延年。

&mdash&mdash《神农本草经》

白茯苓粥,治心虚、梦泄、白浊。

&mdash&mdash《仁斋直指方》

茯苓,无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的树上,药性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可治疗水肿、痰饮、脾虚泄泻、心悸、失眠

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需要靠我们一日三餐的饮食供给,而食物入胃转化成营养物质需要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功能正常。这些功能全靠脾之运化、升清和胃的腐熟水谷、降浊,使饮食经过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脾的升清作用布散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将糟粕通过胃的降浊作用排出体外。在食物消化吸收过程中可发生水液,如果水液过多,不能被脾运化、布散,而停留体内形成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可导致疾病的产生。,脾胃功能的保护在人体健康中有重要作用。

茯苓归脾、肾经,可健脾渗湿,可增强脾健运水谷的作用,使入胃的饮食能化生水谷精微,能增强脾健运水湿的作用,使消化后的水液布散而不停留,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现代人通常有贪凉饮冷,喜食辛辣刺激、肥腻、嗜酒之物,或饥饱失常等不良饮食习惯,这些均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弱、湿邪内生,这部分人可以吃茯苓健运脾胃祛湿。脾胃损伤是个渐进的过程,恢复也需时日,且湿邪缠绵留恋,不能速祛,且茯苓,味甘,性平,,这部分人群可常服、久服茯苓健脾祛湿,直到脾胃功能恢复、湿邪祛尽。

脾胃虚弱可影响心主神志的功能,出现心脾两虚,临床可见心悸心慌,难以入睡,夜卧不安疲乏无力,气短懒言。这种疾病的病理基础为脾胃虚弱,补益脾胃就能安魂养神,而茯苓有健脾的作用,久服可使虚弱的脾胃逐渐恢复功能,脾胃恢复,气血化源充足,五脏六腑有所充养,故能延年益寿,心有所养,故能安魂养神。如果不是心脾两虚的心烦气躁服用茯苓是没用的。临床上,心烦气躁者大部分属于肝气郁结,表现为心情抑郁、焦虑,闷闷不乐,多愁善感,易发脾气,易受情绪影响,需疏肝解郁,吃茯苓没有疗效。

茯苓性平,健脾渗湿,适合脾虚湿蕴的人群,不适合所有人群,健康人群也不要服用。脾虚表现为面色萎黄,疲乏无力,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大便糖稀,湿蕴表现为身体困重,头晕沉,恶心欲吐,大便黏滞,舌苔黄腻或白腻。这样的人群长时间喝白茯苓粥可健脾祛湿,有益于健康。

心虚表现为心悸、心慌、气短、夜卧不安,还需分心阳虚、心阴虚、心气虚、心血虚的不同。,不是所有心虚的人都可以喝白茯苓粥,只适合于心气虚的。梦泄、白浊属脾虚湿蕴的可服白茯苓粥。白茯苓健脾渗湿,可强身健体,但不可多服,不必长期服用。每日剂量为茯苓9~15克加入粳米中熬粥,如果脾胃功能恢复了,湿邪祛除了就应停止服用,多服利水太过可伤阴。阴虚津伤者表现为口干舌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的不适合吃茯苓,小便频多清长,夜尿频多肾阳虚者不适合吃茯苓,虚寒滑精者也不适合。

Copyright © 2016-2025 一起烘焙网【Yiqihongbei.com】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