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小吃之红白汤奥灶面介绍
“奥灶面” 其实发源于昆山,在它名下有两款经典面,一是红油爆鱼面,一是白汤卤鸭面。据说,红油爆鱼面是一位颜陈氏发明的,她以鲜活肥硕的青鱼粘液、鳞腮、鱼血加上作料秘制而成的面汤令顾客盈门,她的好生意让其他面馆十分嫉妒,便谣传颜陈氏的面“奥糟”。“奥糟”是吴方言龌龊的意思,叫着叫着,这个面馆就从天香馆被叫成了“奥灶馆”,红油爆鱼面和白汤卤鸭面也便成了“奥灶面”。后来,这个天香馆改名为奥灶馆,经历了起起伏伏之后,由传人刘锡安发扬光大,成立了连锁加盟品牌。目前,在昆山、苏州和上海都是刘锡安的店,他还曾经把店开到过莫斯科和布达佩斯,还挺具有传奇性。
苏州的面最讲究汤底,苏州有俗语,叫做“厨师的汤,艺人的腔”,汤几乎是苏州面条的灵魂,尤其是现如今面条大都由机器加工无太多区别的情况下,汤头就更加要紧了。正宗的奥灶面还要讲究“五热”,就是“热碗”、“热油”、“热汤”、“热面”、“热浇头”,将一碗面的要素都包含进去了,做到这“五热”是面好的基础。
现在去苏州吃奥灶面,有两家是不能错过的,一家是胥城大厦,另一家则是将天香馆继承下来的刘锡安大师奥灶面店,去前者要点红汤面,后者则以白汤面见长。
先说胥城大厦的红汤面,是由总厨潘小敏在天香馆奥灶面配方的基础上得来的。潘小敏1972年便在天香馆当学徒,他记得当年的奥灶面无论红汤、白汤都是一锅出来,后来才将红汤、白汤分开来熬制,也方便客人的挑选。胥城大厦的红汤面每日都必须提前一天准备,汤头是从早上5点就开熬了,要熬上整整9个钟头,而且熬制之后还将汤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留作“老汤”,明日再用;一部分则做贩卖之用,所以胥城的红汤才那样浑厚。红汤运用的熬汤食材基本是一些淡水鱼头、鱼鳞、螺蛳、黄鳝等具有江南特色的河鲜下脚料,还有多味中药材,潘小敏补充说“汤好的关键是舍得放材料,一斤原料一斤汤,出来的才是好东西。”胥城的面条也有讲究,是最细的龙须面,是机器压面的时候压六次,这样出来的面条更加紧身,比普通压五次的面条更加有嚼劲。胥城的面从早上六点开始卖,一直到晚上九点半中餐厅歇业后由一楼的西餐厅接着卖,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半才结束,每日都要售出180斤面条,很受苏州人欢迎。虽然,胥城的方子是从天香馆买来的,但潘小敏也做过改变,油和盐都比过去要少,更适合讲究健康的现代食客。
刘锡安大师奥灶面店的白汤卤鸭面也很讲究。白汤熬制时,用的是鸡、鸭、猪骨等家禽下脚料,每日要熬上6个小时。烧制好的卤鸭皮身雪白,有浓郁的鸭香,很适合在夏天食用。
《姑苏食话》
“苏州的面,花色甚多,即以浇头为例,有焖肉、炒肉、肉丝、爆鱼、块鱼、爆鳝、鳝糊、虾仁、三虾、卤鸭、三鲜、十景等等,不下数十种,一种之内又有分别,如焖肉有五花、硬膘等,如鱼有头尾、肚裆、甩水、卷菜等;如以面汤多寡为例,有宽汤面、紧汤面、拌面之分,拌面中又有热拌、冷拌之别,其他还有种种烦琐的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