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认为,现在孩子们普遍存在性早熟或性发育异常,和现今很多食品中含有激素有很大关系。真相究竟如何呢?
植物激素不会对人体产生激素效应
在农业生产上会用一些化学物质处理植物,使植物的生长状况更加符合我们预期,比如加速成熟或者促进长大等。它们是植物正常生长过程中也会产生的物质,或者与之化学结构相似的物质,规范的名称是植物生长调节素,日常生活中往往被称为植物激素。因为这个名称,许多人就想地认为它会促进儿童提早发育,出现性早熟。
实际上,植物激素对人一点作用也没有,因为它们只能改变植物的发育进程,这种改变并不会产生植物本来不产生的所谓有害物质。
人体中没有与植物激素结合的特定分子,所以植物激素对人就无法产生任何信号。就像花粉是植物的精子,它可以使植物受精长出种子,但不会使女士们怀孕一样。也就是说,植物激素对人体完全产生不了激素效应。
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就跟其他任何化学物质一样,在量大的时候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任何一种植物激素要获得批准,其安全性都要进行充分评估,只有在正常使用量下不带来不可忽视的风险,才可能获得批准。而植物激素的作用具有自限性,也就是说合理用量下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过量的话不仅没用,甚至可能有相反的作用,所以也就不大可能被滥用。
环境雌激素值得关注
科学理论和实践都显示,植物激素不会是儿童性早熟的原因。而所谓奶粉中的雌激素,也不是原因,因为所有检测过的奶粉中的雌激素含量,比母乳中的雌激素含量还要低。不过,环境中的类雌激素应该引起家长们的关注。
环境中有一些物质,虽然在分子结构上可能与雌激素相差较大,却仍然可以影响人体雌激素的水平。目前发现的环境雌激素很多。塑化剂是其中的一类,比塑化剂更普遍的环境雌激素是某些杀虫剂、除草剂、灭菌剂。还有一些工业污染物,比如多氯联苯、二 英。一些药物,比如避孕药。甚至有些洗涤用品的成分也有雌激素活性。有些重金属,比如铅、镉等,也能影响体内雌激素的水平。
许多天然植物中也有一些成分具有环境雌激素的作用,最为人们熟知的是豆类中的异黄酮。全谷以及蔬菜水果中的一些植物化学成分也具有雌激素活性。不过,它们的活性很弱,在正常的食用量下难以影响人体的雌激素水平。而它们对健康的积极作用是显著的,所以父母们大可不必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