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腊八节有喝粥的习俗,而这种习俗最早始于宋代。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lsquo腊八粥&rsquo。这应该是腊八节和腊八粥联系的较早文献记录。
其实,食粥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礼记·檀弓》上就有馑粥之食的记载。《谷梁传》记载昭公19年,(太子)止器泣、饮干粥。到唐代,皇帝还把粥作为恩赐给文武百官的御品。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书中关于粥品的介绍就达50余种。清代曹延楝的《粥谱》介绍了100多个粥品;而清代的黄云鹄编写的《粥谱》列举的粥品达237个品种。在这些记载中,古人不仅对粥品的食疗价值及所用原料作介绍,而且还详细叙述了粥品的历史渊源及制作方法。健康饮食网www.yiqihongbei.com
清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曾对粥做过这样的要求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米水融合,柔腻如一,而后为之粥。而对粥叙述的有声有色得首推郑板桥暇日咽啐米饼,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那咀嚼之状,憨态之相,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