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面,一道华北平原的家常美食,以其香糯软糯的口感,成为冬日里的一碗温暖。方便简单,却又不失美味,总能让人回味无穷。
在我的觅食笔记中,七个月前的家常菜谱里,就有着它的身影。小时候生活在华北平原的我,各种面食是家中的常客。特别是冬天,一锅热腾腾的面条总能带给人无比的温暖和活力。卤面的选择并不固定,随心所欲,你可以尽享各种食材搭配的美味。
这次,我使用的是前几天做蘑菇豆腐蛋花汤剩下的材料,再加入西红柿和土豆,使得这碗卤面更加香糯可口,酸甜适中。准备食材:土鸡蛋、蘑菇、豆腐、土豆、青菜、西红柿、手工面条,以及生抽、老抽、鸡精和盐。
制作过程中,首先要打鸡蛋,油温控制在70%至80%热时,将鸡蛋液倒入锅中。蛋花在油温下会迅速起泡,形成漂亮的蛋花。油温过低,鸡蛋液无法充分泡透,炒出的鸡蛋会有腥味。
接着,在炒锅中加入底油,放入葱花、姜丝、蒜片炒香,再加入西红柿丁炒出番茄汤。随后加入土豆丁、豆腐丁和蘑菇,翻炒均匀后倒入开水。
待水沸腾后,转小火煮5至10分钟,直到汤香味浓郁。然后加入之前炒好的鸡蛋,提升汤的鲜味。出锅前一分钟,加入青菜叶,再淋入少许水淀粉,使汤更加浓稠。
另起一锅烧水,加入少许盐,水开后将面条放入锅中。根据个人口味调整煮面的时间,我偏爱稍微硬一些的面条。
将煮好的面条盛入碗中,浇上准备好的汤料。这样一碗汤水交融的卤面就完成了,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