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玛森奶酪贝果的做法 多么美好的味道
我们这曾经文明过而后来奉迎过蒙古人满洲人大驾了的国度里,古书实在太多,倘不是笨牛,读一点就可以知道,怎样敷衍,偷生,献媚,弄权,自私,能够假借大义,窃取美名。再进一步,并可以悟出中国人是健忘的,无论怎样言行不符,名实不副,前后矛盾,撒诳造谣,蝇营狗苟,都不要紧,经过若干时候,自然被忘得干干净净;只要留下一点卫道模样的文字,将来仍不失为“正人君子”。况且即使将来没有“正人君子”之称,于目下的实利又何损哉?
——鲁迅《十四年的“读经”》
于许多人来讲,“目下的实利”,小到一顿饭,一件衣,大到一部车,一套房,确乎都是万分可贵的。对此太宰不能持一棍子打死的态度,因为人各有志,倘若你可以未雨绸缪,他自然也可以烂醉今朝;又有Palmerston先森的利益永恒论做后盾,则在永恒的利益面前,非但可以没有永恒的敌人,没有永恒的朋友,甚至简直也可以没有永恒的亲人。
真正令太宰费解的,是人究竟可以为了利益,自损和损人到什么程度?
损人,不难理解,俗话向来有云,损人利己,好像两个势如水火,要利己就必须损人,不损人就不能利己,损了人就可以利己;也有头脑不清醒,或者技巧欠成熟的,那就落个损人不利己,这个也不难理解,现代方言说,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意思。
可是,自损,该当何解?这种行为,好比自欺以欺人(以,用以),不过操作难度和时间跨度都稍大一些,变成损人以自损(以,以致),其后果恐怕假以时日才能显现,不过说起来却不陌生“亲痛仇快”。此类风范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行为人在贯彻思想时,往往不能预见前面所说的后果,而那原因,又回退到开篇的引文——执迷于“目下的实利”。
自损的案例,天朝自古不少见,而后世对这些事件的态度,居然又发生了超出太宰理解范围的分歧。
好比,煮豆燃萁。大家说,兄弟阋墙,手足相残,这大大的不好,要规劝,规劝
“煮盐水毛豆哎?为嘛要烧豆萁咯?
“近便哎!
“侬酱紫豆萁好忧桑喔!
“那肿么办嘞?
“烧秸秆好了伐!
“貌似豆萁就是大豆秸秆?
“……-_-|||……
呃,栗子滑,举歪了,(⊙o⊙)…
重来。
好比,割股疗亲。大家说,舍身供养,事亲至孝,这大大的好,要宣传,宣传
“烹啥子嘞,蛮香哦!
“红烧肉哎!
“咦,侬哪来的钱买肉撒?
“爹地,这是儿的大腿肉……T^T……
“( ⊙ o ⊙ )!!!……
“为了爹地,儿也是蛮拼哒!
“儿啊……侬应该割肚皮肉啊,肥瘦相间口感好,两层肥膘油水足哎!
“……╥﹏╥……
涮惹!今儿的栗子都挺滑,宜吃不宜举,卿们都散了吧散了吧。╭(╯^╰)╮
嗯,没散的都是忠臣。
朕知道乃们在等啥。好吧。君无戏言。朕现在就举个正经八百的栗子。
好比,笑傲江湖独领风骚谈之变色闻之丧胆传男不传女的武林绝学《葵花宝典》。
好吧还有《辟邪剑谱》……-_-|||……
这是两部在号召人类(性别男)自损方面颇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武学巨著。它们的精要就在于,直接摒弃了损人以自损的曲线救国策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宫刑”,直捣黄龙,手起刀落,立竿见影地完成了己痛亲也痛,刀快仇也快的终极目标。
嗯。
这就是干货。
还有更干的。如下图。请自备白开水。牛奶也成。
这货头回在太宰的食单里出现,所以多叨叨两句。贝果,是英文Bagel的音译,一种发面面包,缘起于波兰犹太社区。这种面包的制法并不复杂,先用酵母发面,然后手工塑型,做成一个圆圈圈,扔进沸水里汆烫几十秒,再放进烤炉里烘到外焦里嫩。
材料
步骤
可以参考手工揉面发酵步骤
传统的贝果表面会添加罂粟籽、葵花籽或者芝麻做装饰,也提升了营养价值。而圆圈的造型使得面团更容易均匀受热,成品口感也更和谐。相比甜面包、吐司面包和起酥面包,贝果的面团组织更密实,更有嚼劲,用太宰的土话讲,更抵饱。因为这,翔氏今年六月美西大环线自驾游时,有好几顿路餐都选了它做主食。顺便说一句,美帝Costco的帕玛森奶酪贝果真好吃。
太宰的这款,虽然同样加了帕玛森奶酪,但用的是干酪粉,而且混在面团里,没有撒在表面,所以最终形成了密密麻麻的小红点,不是一咬下去咔嗞作响的脆皮。贝果的吃法,嗯,可以拿过来就干啃,噎着了就灌一口水(牛奶也成);翔氏更喜欢把它当汉堡面包用,从中间剖开,依次摆上一片切达奶酪或者瑞士奶酪,一片火腿,一片番茄,几片生菜,一个煎蛋……厚厚的叠起,使劲儿张大嘴,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