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包肉是什么地方的菜
一起烘焙网小编第一次接触锅包肉的时候就被的的味道,深深吸引,久久不能忘掉那美味。锅包肉到底是怎样做才这么好吃呢? 它又是属于 哪个地方的菜系呢?随一起烘焙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东北哈尔滨锅包肉赫赫有名,是有名的鲜甜酸咸的美食,受到特别多人的喜欢,在辽菜中,放入了番茄汁,也非常的别具一格。介绍到这 你是否眼馋了呢?一起来制作这道美食吧!
锅包肉怎么做好吃
1.猪肉洗干净,猪腰要选择猪瘦肉,再切成片状
2.然后放入适量食用盐,再倒入料酒和酱油,然后搅拌均匀后腌制一会
3.然后倒入适量水淀粉,再用手抓匀充分包裹后待用
4.胡萝卜洗干净后去皮,再冲洗一下,切成丝,然后将葱姜蒜洗干净后切好待用
5.香菜洗干净后切成段,酱油放入碗里,倒入米醋
6.放入白糖和味精,再放入盐搅拌均匀待用
7.油倒入锅里烧热之后放入肉片炸,断生之后捞出
8.等油温变热之后放入肉片,继续炸至金黄色
9.炸至外焦里嫩之后就可以捞出,控干油,然后将底油烧热
10.放入萝卜丝,葱姜蒜,放入肉片
11.倒入刚才提前调好的调味料,出锅前放入香菜末,翻炒均匀完成。
锅包肉的一种好吃又脆做法,3个诀窍要牢记
1.调糊
制作锅包肉的糊不能太稀薄,不然口感太硬肉会老;也不能太厚,不然一口下去全是淀粉。今天我制作的时候特别的计算了一下我调糊的比例,一个鸡蛋,4.5茶勺的淀粉,一茶勺清水搅匀,这个量刚好是7量肉的用量,炸出来的糊会薄厚适中,口感最好。还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裹糊之前先薄薄的蘸上一层淀粉,这样挂糊效果更好更均匀。
2.炸制
锅包肉要过两遍油。第一遍是中火在油温5成热的时候逐一的下入肉片炸到里脊肉熟透;第二遍是大火油温8成热时将里脊肉回锅炸到金黄酥脆。为什么要过两遍油,第一遍是中火将肉炸熟,如果是大火炸就会出现肉还没有熟,糊却已经炸过了。第二遍炸是大火为了让糊更酥脆。怎么区别油温到几成热呢,我之前说过,现在再说一次。拿一根微潮的竹子或者木质筷子的尖放到油中,等到筷子周围出现细小的小泡的时候,此时的油温是5到6成热,等到筷子周围出现大而且密集而且有噼里啪啦的声音的时候,此时的油温就达到7到8成热了。
3. 炒汁
这个要说一下的是,有人喜欢先放肉再加调料汁,而我习惯先放汁后放肉。我们在饭店吃的锅包肉是脆脆的肉上面挂着一层微微发粘的糖醋汁,想要达到这种效果,就需要先放料汁将料汁炒到微微发粘的时候再放入炸好的肉,这样就达到脆脆的肉上面挂着黏黏的糖醋汁。如果是后放料汁,料汁一烹肉就软了。
锅包肉正宗做法
食材
主料猪里脊400g
辅料土豆淀粉200g、玉米油600ml、糖100g、9度米醋50ml、盐2g、料酒5ml、葱5g、姜5g、蒜5g、胡萝卜5g、香菜适量
步骤
1.将里脊肉洗净,去筋斜着切成两半(就是将长方型的肉斜着切成两块三角型的肉)。
2.将肉切成刀背薄厚的片。
3.将料酒和1g盐加入肉片中抓匀。
4.选中东北纯土豆淀粉。
5.将淀粉倒入碗中,加入适量清水将淀粉泡半小时以上。
6.半个多小时后,清水会浮在淀粉上面,将清水倒掉。这时的淀粉会有些干不好抓,是可以用力抓动的。抓出混到肉里。
7.将泡透了的淀粉抓进肉片中裹匀。
8.将葱姜和胡萝卜、香菜梗切细丝,蒜切小片。
9.起锅倒油,加热到七成熟。
10.将肉片一片片下入锅中炸至起泡浮起。
11.将炸地的肉装在碗中。
12.分次把肉炸好第一遍后油温继续加热至最高,油面完全平静,有少许烟冒起,将肉分次下入复炸,炸至有斑驳的焦红色捞出控油。(20秒左右)
13.将油倒出,加入白糖和醋中火熬至有些汁有些粘稠随后加入所有调料丝
14.倒入肉片大火快速挂汁出锅。(能颠动大勺最好了,没劲儿就只能最快速的翻炒肉将汁挂匀出锅)
吃锅包肉会不会胖
只要吃得不多就行了,吃一点也没问题,不过最好别吃肥肉,锅包肉的热量较高,不建议大家多吃。
锅包肉糖醋里脊有什么区别
1、刀工处理的方法不同锅包肉通常是把肉切大薄片,糖醋里脊则通常是切成条状。
2、炸制的火候锅包肉炸制的时间比糖醋里脊时间长,通常要炸制两遍,炸出的肉质干硬,口感更焦脆。糖醋里脊通常只炸制一遍就行了,炸制时间也短,以求达到外焦里嫩的最佳效果。
3、挂汁锅包肉是干烹,或者说是溜和爆相结合的技法,炸好后,用大火把清汁的味道烹入肉中,肉保持焦脆的口感;糖醋里脊是溜,汁里加水淀粉,裹的汁更浓稠。锅包肉的芡是包住的,糖醋里脊的芡是流下来的。
4、醋的运用不同糖醋里脊和锅包肉虽然都需要放醋,但锅包肉放醋的目的是增香,更多是醋意而不是醋味儿。糖醋里脊的酸味儿是能明显吃出来的,调味上酸甜为主,传统川菜里还要剁碎一点豆瓣放进去。
锅包肉的来历
锅包肉是着名的东北菜,深受人们的喜爱。当年道台杜学瀛接待外国来宾,为了迎合他们的口meichubang.com味,作为滨江道署首任道台杜学瀛首席厨师的郑兴文冥思苦想才创出了“锅包肉”这道菜。这个故事鲜为人知。
郑家祖籍辽宁省建昌县,郑兴文从小家道殷实,良好的家庭环境让郑兴文逐渐对饮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菜肴的制作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并能对菜肴的色、香、味、形加以点评,被人们誉为“小美食家”。郑兴文6岁随父来到北京,14岁时已对美食和烹调极为偏爱。郑兴文曾在北京一官员家学做官府菜肴,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后,出徒的郑兴文于1881年 清光绪七年 在北京 当时称北平 的一条街面上开了一家名为“真味居”的中档酒家。1907年,受朋友举荐,郑兴文带了14个技术过硬的厨子进入了当时的道台府做主厨,专门给首任道台杜学瀛料理膳食。
作为当时北方重镇的府衙,道台府里经常会宴请国外的宾客。由于外国人喜欢吃甜酸口味,北方的咸浓口味令外宾们很不适应。为了讨好外国使节,道台杜学瀛就命府内厨师变换菜肴口味。几经冥思的郑兴文就把原来咸鲜口味的“焦烧肉块”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肴,这一改也就出现了新的菜肴,郑兴文按照菜肴的做法称它为“锅爆肉”,可能是洋人在点菜的时候发音有问题,到了现在就被叫成“锅包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