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麻婆豆腐的做法
陈麻婆豆腐是四川地区汉族传统名菜之一,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中的名品。由国家命名的一家“中华老字号”老牌名店。其创业于清朝同治初(1862年),开业于成都北郊的万福桥。原名陈兴盛饭铺,主厨为陈春富之妻。陈氏所烹豆腐色泽红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烫、形整,极富川味特色,陈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尔,求食者趋之若鹜,文人骚客常会于此。有好事者观其陈氏脸生麻痕,便戏之为"陈麻婆豆腐",此言不胫而走遂为美谈。饭铺冠为"陈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陈麻婆豆腐就被列为成都的著名食品。
此菜的特色是以“烧”法烹之,在雪白细嫩的豆腐上、点缀着棕红色的牛肉末和油绿的青蒜苗,外围一圈透亮的红油,如玉镶琥珀,具有麻、辣、烫、嫩、酥、香、鲜的独特风味。
麻指豆腐起锅时洒上的花椒末,花椒是麻味纯正,沁人心脾的汉源贡椒。
辣是指选用龙潭寺的大红袍油椒制作的豆办又辣又香。
烫是指起锅立即上桌,油多保温,不易冷却烫得可口,热得汗流。
香是指豆腐上桌闻不到制作豆腐的石膏味、冷浸豆腐的水锈味及各色佐料原有的难闻气味,只有勾起食欲的香味。
酥牛肉酥香,色泽金黄,红酥不板。入口即酥,沾牙就化。
嫩指豆腐煎氽得法,色白如玉,楞角分明,一捻就碎,故食客用小勺食之。
鲜全菜原料,俱皆新鲜,鲜嫩翠绿,红白相间色味俱鲜。
活是陈麻婆川菜馆店的一项绝技。豆腐上桌,寸长的蒜苗,翠绿湛兰,油泽甚艳,仿佛刚从地里采摘切碎,活灵活现,但入口俱皆熟透。
材料
主料豆腐10两(约400克)
辅料牛肉末、青蒜苗段各适量。
调料豆豉、豆瓣、辣椒粉、花椒粉、盐、酱油各适量。
制法用嫩豆腐、牛肉末烧制而成。成菜色泽红亮,豆腐嫩白,麻、辣、鲜、烫、嫩、捆(指形整)、酥(指牛肉末)的特色。选石膏豆腐切四方丁放碗中,用开水泡去涩味。烧热炒锅下菜油,烧至六成热,将剁细的牛肉末炒散,至色呈黄,加盐、豆豉、辣椒粉、郫县豆瓣再炒,加鲜肉汤,下豆腐,用中火烧至豆腐入味。再下青蒜苗节、酱油,略烧片刻即勾芡收汁,视汁浓亮油时盛碗内,撒花椒末即成。这道菜看起来材料普通,制作并不复杂,似乎平常人家都可以做出来,其实试过了才知道并非如此。即使原料相同,味道也未必一样,这和佐料的产地以及水土都有关系。
选材
陈家的这道招牌菜选料就十分讲究
1、豆腐要嫩而不易碎,下锅前先焯过,去除石膏和豆腥味。烧制时必须小心翻搅,要让豆腐块既入味又保持形状[1] 。
2、牛肉选取腱子肉,在油中炸的不干不老,油亮酥香。
3、蒜苗采用本地新鲜翠绿的蒜苗,其馥郁的特殊香气可以给菜肴提香。象川菜中的回锅肉、水煮牛肉等,都必须加入蒜苗,否则就不正宗了。
4、豆瓣最好为郫县的鹃城豆瓣,炒前先剁碎。色泽要红亮,香辣味正,咸淡适中。豆瓣会影响到整道菜的色泽。
5、豆豉可以选择太和豆豉或者永川豆豉。这两种豆豉咸鲜味和酱味都很正。少量的豆豉可以让美味加分。
6、辣椒面选用二荆条或大红袍,香辣不烧心。辣椒面和豆豉不同的辣味结合起来增添了口味上的层次感。
7、花椒面是汉源的最佳。麻香扑鼻,回味悠长。
8、明油是选择芝麻油、红油、花椒油、花生油等适合不同菜肴的油类在出锅时淋上少许,以增加色香味。陈麻婆豆腐的明油是独家秘制的。
姜末酱油等可以略过不提,单是上述考究的材料,就可以窥见一斑为什么麻婆豆腐看似简单,却可以广受喜爱了。,出锅前的勾芡也很重要,因为豆腐煮后会出水,所以只勾一次芡是不够的,要两至三次才能出效果。勾芡以后的豆腐红润油亮,佐料随着芡汁均匀把豆腐块包裹着,蒜苗鲜绿清香,尤其是软韧香酥的牛肉和滑嫩无比的豆腐在口感上形成了反差,但又把彼此的妙处烘托出来,怪不得正宗的麻婆豆腐一定要求用牛肉制作。裹了芡的豆腐能有效的锁住热度,吃进去又烫又麻又辣又香,再加上观之悦目,嗅之诱人,荤素搭配恰当,确实让人忍不住竖大拇指。
象麻婆豆腐这类菜在四川叫做“俏荤”,指有荤有素,但以素菜为主、肉类为辅的菜肴。在麻婆豆腐这道菜里,豆腐含有植物蛋白和氨基酸,可以降低胆固醇;牛肉脂肪含量比猪肉低,并补气养胃;蒜苗可杀菌、降血脂,对血栓和癌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花椒可以去腥气、健胃除湿。所以麻婆豆腐不但美味,而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