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酱的制作方法---东北土特产
东北土特产之东北大酱
东北,大酱
东北土特产 之东北大酱的发明,可以说对东北人是一种杰出的贡献,是可以载入史册的。据说,东北大酱的传统起源于东北的满族。从前东北的满族先民在森林和草原上东奔西走,南征北战,常常把谷物炒熟,或者磨成面子做成炒面,这样再食用起来比较方便(比如大豆等等)。但有时在野外行走时被雨水淋湿了,就常常发酵,可是又舍不得丢掉,于是掺水用盐一搅当菜来食用。这其实就是最早时期的大酱了。这只是传说中的一种说法。但无论哪种说法都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发明,这一点决不会错。
东北大酱制作方法
东北大酱的传统制作做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将豆子炒熟碾碎发酵制作的酱为盘酱,一种是将豆子烀熟后储存发酵制作的酱为大酱。
盘酱的做法将精选上好的黄豆,用锅文火炒熟,出锅晾凉后,磨成粉,然后用水活好备用。
大酱的做法将精选上好的黄豆,在大锅内烀熟,火停后焖上一宿,次日揭锅,把豆子煨得软软的、烂烂的,备用。
下酱时,酱块和盐的比例,一般都是黄豆5斤,盐2斤(东北是1斤豆加3两盐),这样咸度正好。把咸盐用开水化成盐水,这时可以放一个包着大料和花椒粒的纱布包放在开水里,溶解出来香味儿。再把酱缸在院子里,或园子里固定好,刷洗干净。在下午四五点钟时候,先把“酱耙”洗干净,放到缸底,倒进酱块,然后再把融化好的咸盐水倒进缸里。
下好酱后,用一块白布蒙上酱缸,用绳子绑好了。白布上要订上一个红布条。据说是为了保护酱缸里的酱不生虫,有避邪的作用。,在制作东北大酱的过程中还有不少的讲究。比如,酱坯子闰年做单数,平年做双数。还有,没过月的酱缸,是不许别人家的生人来看的,由其女人。大家似乎都懂,一般都很自觉。
上面再盖上一个“酱帽子”,一般都是铁皮做的圆锥形的。下酱之后三天之内不动酱缸。为的是让酱块里充分融进盐水,将来更容易碎。三天之后开始打耙,就是打开“酱帽子”开始用手拿着酱耙在酱缸里按一定的方向搅动酱。这是为了,让酱块充分的溶解,融碎。,也会把酱块里的杂质,发酵时长的一些白毛,漂浮在上面,好用饭勺子把那些沫子撇出来扔掉。
在说说,打酱缸,撇酱沫,这活儿每日一次一直做一个月,一个月后,就不必天天打酱缸了。三两天一次,就可以了。还有,每次到酱缸里盛酱时(东北叫刀酱),人们也是习惯的打俩下酱耙。以后的日子里,每天好天气时,一定要揭开酱帽子,让阳光晒着酱缸,保持酱缸通风透气。这样酱缸就不会出现“捂了酱头”——酱液发酵过劲儿而产生异味的问题。
这里介绍一下“酱耙”,是用杨木或者椴木做的,一个直杆比酱缸略高一点,另一端按上一个边长十公分的正方形木板就成了。记住,一定要做成“卯榫”的,切不可用钉子钉的,因为铁钉子在盐里会生锈。哪为什么强调一定用杨木或者椴木做的呢,因为这两种木料本身没有异味儿。切不可用松木做,那会有松木的怪味儿,将来酱不好吃。
酱缸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冬天不怕冻。在滴水成冰的东北的隆冬,酱缸也可以安然的放在室外,不必担心会冻坏了。因为里面有极高浓度的盐分。所以,东北有一句俗话说“小孩的屁股大酱缸”。
东北大酱的制作过程看似简单,实则隐藏很多技巧和秘诀。其间既有代代相传的因素,又有自我理解、适当发挥和与时俱进的因素,同样是炒豆、烀豆、做酱块儿、摔酱块子、封酱块儿、洗酱块儿、下酱,这一系列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温度、湿度、力度的掌握,井水与自来水的选用。
注更多食谱请关注栏目。